第七章 幽州危機[第2頁/共3頁]
劉虞,表字伯安,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以後,東漢漢室宗親,他鎮守幽州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民氣。幽州本為窮州,需求青、冀兩州補助官務開支,但當時因戰亂交通斷絕,冇法調劑款項。劉虞從開放上穀的市場與外族買賣及開采漁陽的鹽鐵礦獲得支出,令百餘萬青州、徐州人逃亡至此,安居樂業。
“劉虞老兒,欺人太過,竟然想對我用兵,那好,我就讓他看看,我公孫瓚不是茹素的,來人,聚兵,兵發薊縣。”
“你的意義是?”劉虞有些不肯定的問道。
公孫瓚前腳拜彆,後腳幽州彆駕趙該就步入堂中,見到劉虞氣的在那熟行抖,趕緊上前扶著劉虞坐下,此時趙該還不曉得產生了甚麼事情,但是模糊猜想到了幾分。
“甚麼東西,不過是假仁假義罷了!若不是董卓,他焉能有本日,這些文士,就是虛假,一點都不痛快。”公孫瓚指桑罵槐的說著,劉虞就是脾氣好,頓時也神采大變。
“啪”的一聲,劉虞拍案而起,痛斥道:“程緒心胸貳心,臨事阻議,罪無可恕,來人,拉下去處斬!”幾個衛士一擁而入,拉著程緒就下去了,一時候堂上噤若寒蟬,冇有人再敢多說一句話,都曉得劉虞是決計要討伐公孫瓚了。當然也有人早就盼著這一天,公孫瓚在幽州氣勢非常的放肆,早就有些人看不慣了,如處置齊周、長史尾敦、處置鮮於輔他們。
“使君這是如何了?”
劉虞雖是文官,但是做事雷厲流行,當下就調集幕府商討討伐公孫瓚的事情,並將公孫瓚的放肆之罪公諸於眾。
“不可,我得從速逃脫,不然隻怕遲早就是程緒第二。”公孫紀內心不竭思考,以後決定早些分開。當天傍晚時分,公孫紀帶著妻兒趁著城門尚未封閉,偷偷的逃出了薊縣,直奔範陽。
公孫瓚,表字伯珪,遼西令支人,出身貴族,因母職位卑賤,隻當了郡中小吏,但他貌美,聲音宏亮,機靈善辯,涿郡劉太守很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後慢慢做到中郎將,以倔強的態度對抗北方遊牧民族,作戰英勇,威震邊陲。
隨後,劉虞將事情的後果結果說了一遍,趙該聽完,也是義憤填膺,公孫瓚放肆已久,他是曉得的,劉虞一貫主張仁政,而公孫瓚卻主張武力,以是底子就不是一起人,現在公孫瓚竟然劈麵頂撞州牧,趙該甚是不滿。
“使君不成,公孫瓚固然放肆,然瓚罪名未正,宜兵臨城命令公孫瓚主動投降方可,還請使君念及百姓,切莫等閒動兵。”幽州處置程緒也勸止道。
劉虞也不憤怒,淺笑道:“韓文節這個冀州牧雖是假董卓之手,然亦是眾望所歸,何談虎倀,前翻爾等征討董卓,韓文節糧草供應不竭,乃是爾等自相攻伐,才功虧一簣,韓文節海內仁義之人,豈可相害?”
“韓馥何許人也,惡賊董卓的虎倀,他這個冀州牧還是董卓任命的,現在民氣向背,恰好清理此賊,州牧大報酬何想去互助?”公孫瓚直接指著劉虞的鼻子吼怒起來,完整不給劉虞半分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