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第1頁/共4頁]
“文若啊!”郭翼長歎,道:“我的部曲,不免想要為我避諱。我的仇敵,不免會決計爭光。以史為鑒,能夠明得失。我們若不將大小事件,照實記錄。叨教後代子孫,靠甚麼來明得失?我們的民族若不能總結弊端,又如何能持續向前?修史乃是千古文章,天下間,唯令君可擔此重擔!”
郭翼的主力軍隊,就在新鄉與曹操對峙。
龍三與高順在潼關兵分兩路,一起取弘農,抄了弘農楊氏大本營。一起向西,去征服雍州各地。
北方的李章從常山國解纜,向冀州各地進發。張郃從中山國解纜,向幽州進發。
郭翼騎上越影馬,單獨出戰。“呂布,好久不見了。想不到,你越混越差,現在竟然成了曹操的嘍囉。”
這一場戰役,一向持續到了公元200年。李章壓著十萬鮮卑女子南下,將鮮卑男人全數殺儘,並且將骨灰運回太原,在鼠疫記念碑前,用這些鮮卑人的骨灰,祭奠死者的在天之靈!
曹操的腦袋如同炸開的氣球,直接爆裂開來,箭矢持續進步,將他釘死在了儀仗的旗杆上!
但這一箭,太快了。射出它的,是一把十石的無敵強弓!而此大家間,能拉開這張弓的,唯有一人——郭翼。
“文若,孤還是那句話。你若情願插手,我隨時歡迎。”
至於國度的行政軌製,則實施內閣任務製。輔弼由立法集會推舉二至四小我選,由天子任命。天子並不直接參與辦理,但具有蓋印唆使的權力。如果輔弼瀆職,天子可直接停止其職務,另選輔弼。
玄月八日,郭翼從雒陽解纜,前去長安。
高順則在安定益州以後,南下光複南蠻民族。
曹操仍然自傲,“但我軍亦有鐵甲,不必擔憂!”
張郃斬殺公孫度,光複遼東和朝鮮半島。又持續北上,安定高句麗城,斬殺其首級,擄掠其嬪妃、公主。一起打到鬆花江,遵循郭翼的唆使,在北邊的出海口,立下一塊碑:“海蔘崴”。
火器的研發,讓國度把握了更加強大的武裝力量。今後,堆積幾千流民便可造反的期間,一去不複返。
“那好。”郭翼淺笑著說:“修史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曹操軍陣中出來一人,恰是呂布。
兩人策頓時前,短兵相接。
在主力軍隊被圍殲以後,各地抵當力量都不敷以抵擋郭翼軍的掃蕩。平常百姓對郭翼早有體味,他們都神馳報紙上所描畫的阿誰不消納人頭稅,種地有補助的處所。郭翼軍入城,紛繁夾道歡迎。
袁紹被困鄴城,無處可逃,一如當初的公孫瓚。但他即不能拉上麵子投降,又冇有勇氣他殺,最後愁悶而死。其子袁尚,開城受降。
劉備則被任命為縣令,留在青州,關羽給他擔負縣尉。厥後張飛也找到了,也被派去當了縣尉。
回到揚州,龐德、龍二如魚得水,敏捷掃蕩了各地的兵變武裝和暴民匪賊。高覽賣力彈壓懷有異心的士族豪強。
“嘭!”一聲悶響,遠遠的曹軍倒下一片。冇有看到箭矢,乃至冇有人挽弓。
“主公!!!”
玄月一日,李章回到雒陽,上交了一份輿圖。是全部蒙古高原,與浩大的“北海”。
幾天後,一封投降書送到雒陽。劉璋投降,益州安定。
曹操不解,倉猝問:“這是何物?”
荀彧皺了皺眉,問道:“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