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三國之蜀漢中興 - 第156章 北伐大計
翻页 夜间

第156章 北伐大計[第1頁/共2頁]

春蒲月,蓄勢半年多的曹丕再次開端撻伐,命徐晃守住新野,防備關羽,同時做出進逼江夏的態勢,管束東吳水軍。

劉封本來還想著此次會不會派他和趙雲等人北伐,諸葛亮留守火線,但看他出師表中決計如此,就曉得他對此次兵出關中非常正視,不過有了諸葛亮親身統兵,反而更加結壯。

曹叡繼位,改元太和,封鐘繇為太傅,曹休為大司馬,曹真為大將軍,華歆為太尉,王朗為司徒,陳群為司空,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升賞百官。

今南邊已定,荊州安定,兵甲已足,當率全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廬江固然喪失了一些兵力,但作為長江以北的橋頭堡,孫權深知此地的首要性,安定不亞於建業,張頜、曹休圍數月,竟然不能攻破,而此時呂蒙也從吳軍征兵結束,馳援江北。

散朝回到府中以後,劉封說道:“現在長安有司馬懿鎮守,此人足智多謀,隻怕拿下隴右要費些周折。”

正在兩邊對峙的時候,曹軍中疾病風行,江水上漲,眼看打擊有望,在東吳送回王雙等俘虜以後,撤兵回退。

諸葛亮和劉封儘力生長內政,兵馬療攝生息,蓄勢待發,益州、荊州境內安穩,民生安樂,漢中兵強馬壯,士氣高漲,就連南中,也規複活機,蠻夷和漢人趨於調和,漸入繁華。

孫權也比汗青上更早幾年稱帝,劉封曉得接下來纔是真正的硬仗,這兩年他跟在法正擺佈,實在學了很多本領,底氣也足了很多,今後真的要靠真本領說話了。

有一舉囊括天下之勢。

諸葛亮點點頭,頓時開端調兵遣將,先讓魏延、趙廣等將帶領精兵前去漢中集結,年關剛過,成都城中再次繁忙起來,誰都曉得這一次北伐的首要性,不敢有涓滴粗心。

四月中旬,兩邊在揚州中部交兵,張郃擊破孫盛,占據石亭,直逼廬江,諸葛瑾倉猝帶兵援救,卻被夏侯尚帶兵突襲,大敗而歸,退守城中。

另有兩顆將星,一個就是重振雄風的關羽,東吳方麵呂蒙和甘寧也都活著,卻不曉得究竟會應在誰的身上。

夏侯尚看廬江兵力不敷,轉攻濡須,卻反被朱桓敗北,亡千餘人,魏將常雕戰死,王雙被俘,曹軍南下的氣勢被阻,沿江和吳軍對峙。

糜竺的商隊已經初具範圍,不管茶葉還是絲綢都賺取了很多的利潤,鄧崴的西域商隊幾近占了全部商隊三分之一的利潤,其次便是往荊州方向的運輸商隊,以襄陽為中間,買賣到中原和東吳,非常活潑。

魏黃初二年,曹丕封皇子曹睿為平原王,曹彰、曹宇、曹林等十一人皆進爵為王,時隔一月以後,立鄄城侯植為鄄城王,百官升賞,朝中漸趨穩定。

但有一點劉封卻很清楚,這已經不再是本身熟諳的阿誰三國了,統統人事因為本身的到來而在不竭竄改著,走向了劉封冇法預感的將來。

諸葛亮聞言大笑:“孫權稱帝恰是時候,吾等北伐的機會到矣!”

魏、吳兩方交兵近乎一年,給了蜀漢傑出的生長機遇,兩年的儲備,已經差未幾能夠支撐北伐,秣兵曆馬等候最好機會。

諸葛亮此時還未和司馬懿正麵交過手,但司馬懿在中原數次大戰,已經嶄露頭角,北伐是個慎重的題目,他曉得劉封毫不會信口雌黃,思考一陣後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