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達成共識[第1頁/共2頁]
劉封嘿嘿一笑,言道:“何況我們手中不是另有幾個籌馬可用嗎?”
諸葛亮眼睛一亮,點頭:“不錯,夏侯懋和張頜等人都被俘虜,倒可作為籌馬。”
走到桌前坐下,笑道:“其二,我親身前去,方顯得我們誠意。”
劉封笑道:“恰是如此,現在孫權也即位稱帝,豈能聽我們號令,隻要其執意在揚州用兵,我們便能夠援助曹叡儘力剿寇唯有,在荊州管束東吳,趁機拿下南郡!”
“幫忙曹叡剿滅倭寇。”劉封一拍石桌,冷冷說道。
“此事說來也不算小,要能陳其關鍵,非常人能夠申明,該遣何報酬使?”想來想去,諸葛亮發明竟然冇有合適的人選當使者。
這統統諸葛亮實在早就想到,點頭道:“不錯,從長安而下,不如讓雲長自荊州進兵中原,隻是南郡未平,後防不穩,還需再等良機。”
諸葛亮被劉封的氣度所折,固然看他彷彿說的打趣話,卻又句句在理,點頭髮笑道:“如此說來,倒是我有些後代情長了!”
諸葛亮眼皮微抬,沉吟道:“我與東吳商定伐魏,雖有呂蒙先前失期,但現在我們擔當漢祚,先帝以義信著於四海,故名流豪傑競相來投,若舉兵伐吳,隻恐失期於天下!”
劉封轉過身,小道:“當然是我親身前去。”
!”
諸葛亮慨然一歎,終究點頭道:“如此也好,既然你已經想好了對策,那就依計行事!”缺月照在樹梢頭,樹影之下,兩人對坐相視而笑,第一次在嚴峻事件上,諸葛亮支撐了劉封,也承認了劉封設法,達成默契。
劉封笑道:“嶽父多慮了,國之不存,何故安家?我豈能以一人之安樂而讓百姓流浪失所?當年嶽父孤身前去江東,激辯群儒,二叔也曾單刀赴會,我作為後輩,不也該擔當前輩的風采嗎?”
“這千萬不成,”諸葛亮罕見地暴露吃驚之色,點頭道,“你貴為攝政王,現在風頭正盛,怎能切身涉險?”
劉封起家望著東方,月光之下,身形堅硬如鬆,連諸葛亮都看得暗自點頭,冇想到一個小小的倭寇,竟然激起了劉封身上從未曾看到的霸氣。
曹魏罷兵商定對於倭寇,隻怕孫權心有不甘,刺耳號令。”
“唉,話雖如此說,但你切身涉險,隻怕……”諸葛亮輕歎一聲,頓了一下,言道,“隻怕歸去以後,你嶽母和果兒會 指責於我!”
劉封雙目微凜,緩緩說道:“現在我們占有長安,戰馬不缺,恰好能夠練習馬隊,在此之前,就算先平江東,與曹魏劃江而治,也何嘗不成!”
“且先於曹叡媾和,”半晌以後,諸葛亮才緩緩展開眼睛,“先看孫權如何自處,隻要我兵精糧足,人才濟濟,何愁天下不定?”
劉封點頭道:“夏侯懋乃是當朝駙馬,張頜乃是三世老臣,現在也已年老,這兩人定然冇有歸降之心,留之無益,殺之反而會讓天下人笑話,本來就是要放回的,此次做小我情,何樂而不為?”
諸葛亮還是有些擔憂,皺眉道:“隻怕曹魏虎狼之心,不能瞭解你的一片苦心。”“曹叡三線作戰,現在定然焦頭爛額,如果聽到我們情願和談,天然求之不得。”劉封曉得諸葛亮這是至心在體貼他,這些題目並不是他看不透,而是體貼則亂,不管是擔憂他的安危,還是為諸葛果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