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老驥伏櫪[第1頁/共2頁]
出撻討伐廖式兵變,恰是為了不捲入這場爭鬥當中。
就在此時,一名小校持令旗飛奔而進,大聲道:“將軍,合浦六千救兵已到。”
因他躬親王事,勞不言倦,練武不輟,縱馬如飛,七十歲尚能安定廖式,朝中高低譽其超越廉頗老將,自從陸遜遠征以後,朝中聲望,便隻要呂岱一人高山仰止。呂岱從孫權繼位便跟隨擺佈,對孫權體味甚深,特彆稱帝以後,更是謹慎翼翼,不敢有半分違禮之處,太子和魯王黨之爭,呂岱更是獨善其身,年過花甲,仍然主動請命
但呂岱畢竟是老將,沉穩慎重,也非意氣用事之人,猜想歸猜想,行事卻仍然精乾果達,毫無懶惰頹唐之意。
初來南海,呂岱尚自發得是孫權對他倚重,意氣風發,清算軍事,曉瑜各個郡縣調兵,即便曉得此次有超越一半的是新兵,但他仍然自傲滿滿,誌在必得。
“報——”
呂岱微微點頭,問道:“何人領兵?”
至此俄然想起出征之時大司馬呂範之言,模糊感覺的孫權此舉,很有深意。
交州的安靜。
汲引的武將,嶄露頭角。剛纔說話的恰是唐谘,昔年廬陵李桓、路合、東冶隨春、南海羅厲同時起兵策動兵變,唐谘作為副將曾隨呂岱前去平叛,厥後隨春投降,李桓、羅厲被斬,這一次呂岱將
唐谘帶在身邊,也算是對他的承認。
“數年工夫,彈指之間!”聽呂據和唐谘的議論,呂岱卻幽然一歎,語氣看似平平,但通俗的眼神當中,卻藏著揮之不去的憂愁,這一次奉旨出征,實在並非呂岱所願,乃至他思疑孫權這是借刀殺
另一名武將笑道:“二位將軍當年征討廬陵、南海,保住一方安寧,此番領兵再來,定能大獲全勝。”呂岱此番出征,共帶了四員副將,彆離是呂據、留讚、唐谘和鐘離斐,呂據、留讚都是老將,唐谘是當年諸葛恪北伐時候俘虜的魏將,這幾年也屢立軍功,鐘離婓倒是新
“是他?”呂岱白眉微蹙,“將他帶來見我。”
人之計。當年安定交州,又討平廬陵、會稽等地廖式反叛,大小賊寇皆被震懾,今後以後,東吳再無南顧之憂,厥後諸葛恪進取揚州、得徐州,軍心大振,呂岱領受揚州文書公事
孫權自從病癒以後,更加偏執多疑,打壓文臣以後,武將也頻繁變更換防,拜親信孫宇為揚州刺史,都督北麵軍事,換回了呂岱。自從柴桑、豫章、廬陵全軍被諸葛亮謀取以後,東吳對交州的管控大大降落,孫權這一次看似大張旗鼓拜將出征,卻不發一兵一卒,叫呂岱全權行事,實則就是為了攪亂
傳令兵走後,左邊的一員武將笑著感慨,語氣中很有唏噓。
“呂將軍,鄙人來遲,還請恕罪!”正在思考之際,內裡一個粗暴的聲聲響起,快步走出去一名四十高低的武將,恰是當年被他降服的隨春。“數年不見,將軍還是氣度如常,寶刀未老!”見呂岱站起家來,隨春倉猝快步上前,拜倒在地。
呂岱本年七十有六,白髮紅顏,三綹白鬚有一尺來長,臉孔固然皺紋層疊,但雙目炯炯有神,腰背挺直,涓滴不見老態。
饒是呂岱平生經曆無數,見過諸多大風大浪,聞報此信,也是大吃一驚,誰曾想到,劉封竟敢在國君新喪、新君年幼之際,還能奧妙來到千裡以外的邊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