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魏武元勳 - 第八章 兵發青州
翻页 夜间

第八章 兵發青州[第1頁/共3頁]

是以潘璋一開口,就算孔融一貫不太看得起這些從戎的,也由不得他不仔諦聽。“大人,現在高夜的前鋒,乃是大將徐晃。隻看他兵發萊蕪,就曉得他的目標毫不是袁譚,而是北海。曹公現在誌在安定徐州之地,又如何能夠等閒攻打袁譚,和袁紹開戰?大人想要漁翁得利,末將覺得,實在不成能。”

孔融聞言,那裡還不曉得潘璋的意義,現在就連潘璋都感覺北海城再難死守,勸本身還是投降的好,本身又能有甚麼好主張,來退這兩路勁敵?但是真要讓本身把這北海城拱手相讓,心中卻又有些不忍。更何況這兩家都不弱,本身就算要降,也要從他們二人當中做一個挑選。一時之間心亂如麻的孔融,又那邊能理清楚這此中的乾係?是以隻是開口歎道:“文珪之言,我已儘知。讓我再細心想想,再細心想想啊。”

“文珪啊,兵戈這類事,你比我在行,你說說,我現在應當如何應對?”

“先生所言極是。”袁譚現在方纔恍然大悟,隨即拱手道。纔要再發言,帳外一個士卒卻倉促忙忙的跑了出去,單膝跪地拱手拜道:“啟稟將軍,標兵急報,曹操現在以高夜為將,徐晃為前鋒,殺奔青州而來。徐晃的兵馬已經到了萊蕪。”

滿麵笑容的袁譚,和座下滿麵笑容的辛評比擬,當真是有一種龐大的反差在此。人家都說天子不急寺人急,現在對於他們二人,倒恰好反了過來。袁譚恨不得明日就拿下北海,後日就占有青州,辛評此時反倒是心平氣和,一個勁的勸袁譚稍安勿躁,緩緩圖之。

“至公子啊,鄙人說的就是青州啊。那曹操為何不去攻打徐州?就是為了坐視劉備和呂布相爭啊。他倆一爭,則曹操取徐州之地易如反掌。一樣的,他倆一爭,北海再難有劉備援助,比及了阿誰時候,至公子想要拿下北海,還不是易如反掌?阿誰潘璋確切有大才,至公子當要收其心,覺得己用,纔是正理啊。”

但是這個設法剛一提出來,就被下首的潘璋給反對了。提及來潘璋這兩年裡,在北海城打的是有模有樣,最首要的是他向來不乾與政事,這讓孔融感覺非常放心。並且本身一個文弱墨客,不懂兵戈,當初黃巾賊來圍困的時候,還是靠著太史慈請來了劉備,才把他們趕跑。現在麵對的是比黃巾賊精銳數倍的袁紹軍,冇有潘璋如許的大將之才,如何能應對?

“哈哈,至公子此言差矣。現在主公春秋鼎盛,尚不是立嗣之時,至公子有的是時候。現在主公把至公子派到青州,何嘗不是在熬煉至公子?彆看三公子現在留守冀州,看似恩寵,可三公子一向呆在冀州,如何能獲得軍功,在軍中安身?至公子現在已經有篡奪三郡之地的功績在手,三公子又如何能比?”

辛評聞言也是一愣,冇想到曹操不但冇有兵發徐州,反而是兵發了青州,公然好算計!辛評也不是笨拙之人,電光火石之間,就明白了曹操軍的伎倆,不過是明顯白白的奉告劉備、呂布二人,本身意在青州,不在徐州,好讓他們倆儘快打起來。但是看明白了歸看明白了,但是該如何應對,一樣是一個題目。特彆在袁譚望向本身的時候,本身的心中更是焦心了起來。

袁譚聽罷,固然心中稍定,但是不安的感受卻愈發的激烈了起來。同一時候,北海城中的孔融也收到了動靜,大堂之上,號稱“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乾”的孔北海,也是滿臉的笑容。現在青州有了一個袁譚,就夠讓本身折騰的了,現在又來了一個高夜……說不定,本身能夠讓袁譚和高夜相爭,本身好坐收漁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