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危機[第1頁/共3頁]
或許劉協真的是美意,不過在高夜看來,既然張機就在丞相府的話,說實話宮裡的太醫還真不如人家。何況劉協方纔直接叫身邊的小寺人去傳太醫令吉本前來,這兩字從劉協嘴裡一出來,高夜腦袋上的青筋就是一跳。彆人不曉得這個吉本是誰,高夜這個熟讀汗青的人又豈能不知?
隻可惜汗青上的吉本就冇有這麼壯懷狠惡了。乃至來講他有冇有和董承見過麵都是一個未知數。小說裡吉本在建安五年就因為事敗被殺,可汗青上他倒是在建安二十三年的正月,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策動兵變,趁夜攻打駐守在許都的丞相長史王必。可惜這場兵變對於已經穩住跟腳的曹魏政權來講,底子就是無足輕重。這場兵變也敏捷的被王必和嚴匡所安定,吉本等人也兵敗被斬殺。
話音剛落,銅鑼聲響,四周八方儘是人馬殺來。
固然纔是初八,玉輪隻要一半,不過路上倒也算是敞亮。現在穎都城外的門路顛末幾次休整,不管是平整度還是寬度,都已不是當年能夠比的了。有些路上乃至已經有了專門的馬車道和人行道,中間另有斷絕帶。雖說這是當年高夜的構思,可真正把它變成實際的,還是荀彧這個傢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哼,有點太假了。”高夜冷哼了一聲道。固然不曉得為甚麼會想起柳宗元的這首詩,不過描述眼下倒是非常貼切。高夜也不管蒼茫的裴元紹,反而是抬起手來做了一個行動,表示全軍後隊變前隊。隨即看著裴元紹道:“有埋伏,先撤回穎都再說!”
隻是比來或許是高夜唏噓的次數太多了,直讓他身邊的裴元紹有些迷惑。提及來自從裴元紹跟從高夜開端到現在,裴元紹感覺這半年來高夜感概唏噓的次數,比之前那些年加起來都多。本來意氣風發的高夜,現在也成了一個多愁善感之人。裴元紹不懂,也不問,做為保護,庇護好主公鄙人是第一要務麼?大人物總有大人物所思所慮之事,不是本身如許的小人物能夠參詳的。對於他裴元紹來講,有這個工夫,還不如多賞識賞識沿途的夜景呢。
不過提及來這個吉本能夠名揚天下,還是靠了羅貫中的那一本《三國演義》。在羅貫中的筆下,吉本這個小人物也算得上是鐵骨錚錚。在《三國演義》裡,吉本自從董承那邊見過了劉協的衣帶詔,就籌辦著乘曹操頭風病發,暗下毒藥害之。可惜卻被董承家奴秦慶童告發,衣帶詔事泄,吉平被捕。但即便是被酷刑鞭撻,吉本亦是抵死不承,最後觸階而亡。
高夜滿抱恨緒,一旁的曹仁倒是貼了過來,眼看著四周也冇甚麼其彆人,隨即一臉蒼茫的問道:“明曦,主公頭都疼成如許了,你如何還不讓太醫來看看?阿誰吉本我也聽過,一貫以醫術著稱。雖不及仲景先生,但,總能減緩一下。”
想到了荀彧,高夜又是一陣唏噓。說實話高夜對荀彧一向都是佩服萬分的。他和曹操的一番對論,讓曹操直稱他為“吾之子房”,厥後又給曹操保舉了很多的人才,再加上他強大而超卓的內政才氣,恐怕就是阿誰多智近妖的諸葛亮也不遑多讓。可惜啊,這麼一個智士,卻在漢室和曹家之間兩難,終究落得個服毒他殺的了局。如此才情倒是如此結局,如何能不讓人唏噓?
劉協已經轉回了後宮,朝臣們天然也是三三兩兩的走出了大殿。曹操自有曹昂攙扶,典韋、許褚陪侍擺佈。不過目睹他行動盤跚,就連高夜也是冇出處的一陣揪心。頭風發作,必定是疼痛難忍,再加上現在這天寒地凍的。人在強大之時,天然是百毒不侵,可一旦衰弱起來,那是甚麼病都能找上門來的。大敵當前,曹操可千萬不能在這個時候病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