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1頁/共3頁]
是以袁紹此時眉頭一皺道:“劉備?此人自從淮南一戰以後便不知所蹤,如何,現在投到我的麾下了?何況此人叛離曹操,並非忠心之人,更連曹昂這個小輩都算計不過。攻伐濮陽這等大事,他劉備行嗎?”
“那高夜若要過河,平原城乃是必爭之地。隻要他想西進,幫忙曹操,就不會任由我軍占據平原城。我等的疑兵之計早已無用,倒不如將統統兵馬聚於平原。城中糧草豐足,有五萬雄師扼守,又有鄙人和張南將軍在,高夜手中也不過隻要五萬人馬,又豈能等閒攻陷?隻等二公子退了於禁之軍,高夜攻城不下,兵力已疲,到恰好讓我等破敵。”
“恰是。備自從淮南脫難以來,身邊幾無人手,文隻要簡雍,武不過關張。本想立時趕到河北,為大將軍效力,可惜到了濮陽以後,難以過河,隻得在濮陽臨時躲藏。但備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能討伐曹操老賊,現在那東郡太守劉延現在屯兵與白馬,濮陽城不過兩員裨將保衛,兵馬不過一萬不足。現在我那兩位義弟尚在濮陽城中,部下也有百餘親衛。隻要大將軍兵馬一到,濮陽城中並無大將鎮守,必定鎮靜。到時候仰仗我那兩位義弟之勇,篡奪城門,放雄師入城。到當時曹兵雖多,城牆雖高,濮陽一樣是大將軍囊中之物。濮陽一下,大將軍自可命一大將率軍殺入兗州,則曹賊軍勢不戰自潰!”
劉備聞言倒是謙遜道:“當時備不過一平原令耳,豈敢和大將軍相提並論。大將軍親率十九路兵馬,自酸棗一起伐汜水,攻虎牢,進占洛陽,天下聞名!董賊聞之而倉促逃竄。現在陛下困居與穎都,曹賊一如當年之董賊,現在大將軍為天下大義,親征曹賊,備當鞍前馬後,為大將軍分憂。”
劉備到底還是帶著兵馬,徑直殺奔濮陽而去,行軍多時,更是早和王摩、何茂二人打成一片。不過遠在平原的袁熙,現在倒是頭大如鬥。本來收到標兵回報,說是濟南各地高夜都增加了兵馬,穩固城防。本身和辛毗還心中暗笑高夜中了這虛真假實之計。畢竟本身從幽州遠道而來,對於青州一帶的事件都不熟諳,部下的兵馬更是雜七雜八湊起來的一支雄師。就憑如許一支雄師,度過黃河去和高夜作戰,彆說本身了,就算是辛毗也是毫無信心。這才籌議出瞭如許一個虛真假實之計,讓高夜摸不清楚本身到底要從那裡過河,畢竟本身底子就冇想著要過河。隻要能拖住高夜,不讓他威脅到本身父親雄師的側翼,本身就算是完成了任務。
袁紹聞言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喜形於色或許是最精確的一個詞來描述現在的袁紹。隻聽袁紹笑罷,朗聲道:“有玄德和你那兩位義弟在,此番我軍更是如虎添翼,拿下濮陽想來也是易如反掌。我命屯騎司馬何茂、越騎校尉王摩二人,領兵兩萬,由玄德掛帥,為我拿下濮陽,玄德可有信心?”
辛毗聞言搖了點頭道:“於禁的兵馬到底是如何繞到我軍身後,我也實在是想不出來啊。不過現在陽信告破,樂陵被圍,我等也不能聽任不管。一旦樂陵也落入曹軍之手,我等在平原必定是腹背受敵!”
袁熙聞言頓時大喜道:“先生此計當真高超!好,好啊,就這麼定了!我馬上讓焦觸、張南二將來我大帳。此戰若能得勝,先生當居首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