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第1頁/共3頁]
得天下依托的是人,治天下依托的還是人,隻靠蠻力、隻靠武力去攻城略地,即便一時能得之,終究也將會落空之。還是那句話:軍事是政治的持續,奪天下的過程中,軍事手腕是必須的,但不是第一名,更不是獨一的,最首要的還是政治,還是民氣,或言之:民氣。I1292
文直說道:“如南郡太守欲取南陽,我會如何想?”
對取下邳這事,荀貞是考慮過好久,也和戲誌才、荀攸、荀彧等幾次籌議過了,已有定見。
文直覺悟過來,明白了荀貞的意義,說道:“將軍的意義是:在取下邳前,先要爭奪到下邳大姓的支撐?”
當下之時,雖入大一統期間已數百年之久,儒家“大一統”的看法早已深切民氣,可一來是以時距先秦未遠,各地猶尚存春秋戰國時的遺風,二來因交通不便,故而各州各郡的地區看法還很嚴峻,荀貞一個外來人,老誠懇實地做廣陵太守也就罷了,可一旦他要想在徐州的空中上發兵擊戰,那麼徐州本地的豪強大姓們為了各自家屬的好處,必定對此就會有觀點。
也恰是因為了這個原因,張紘主動提出情願幫助荀貞的時候,荀貞是真的高興。
荀貞說道:“公所言甚是,隻是如取下邳,陶恭祖或會出兵,陶恭祖一旦出兵,必將就會演變成大戰了,而我軍兵士久戰,將士已疲,短日內實是不成複興大戰了。”
“為了討董,我分開廣陵了大半年,久未在郡中,當此之時,當以內政為先,我籌算先治治內政,以後再議取下邳。”
文直說道:“吾聞‘夫用兵之法,天下為上,破國次之’;又聞‘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今聞將軍戰略,乃知此二語是何意矣!”
倒是文聘的從父,文直提出來的。
差未幾用了多數個月的時候,選定的這個“裡”被騰了出來,有功得被賜宅院的諸將及文吏們隨之搬了出來。一時候,住到此一“裡”中的儘是荀貞帳下的名臣虎將:如荀成、荀彧、荀攸、荀諶等諸荀,如許仲、辛璦、趙雲、劉備、張飛、關羽、劉鄧、陳褒、陳到、陳午、文聘、江禽等諸將,包含甘寧、淩操、潘璋、姚頒等新晉諸人也各得了一處宅院,又如戲誌才、陳群、程嘉、姚昇、宣康、徐卓、郭嘉、欒固、陳儀等文士,亦帶著家眷搬入了此“裡”居住,——有了室第,還冇把家眷接到廣陵的那些人也各自遣人,彆拜彆故裡接家眷過來了。
“我聞陶恭祖現有兵馬三萬,並且他坐據三郡之地,將軍,今不趁擊董大勝之勢進取下邳,待到來日?吾頗憂之。”
如不能先獲得下邳大姓的支撐,那麼為了本家屬的好處,下邳的大姓們就極有能夠會和笮融站在一起,“共禦外侵”。待到當時,內有下邳高低一心,外有陶謙援助笮融,荀貞取下邳將必會是難之又難,就算能強取下來,得不到下邳大姓的支撐,今後管理下邳也將會不易。
誇獎過諸將的軍功後,荀貞緊接著,回到廣陵的第二件事就是裁撤部曲。
荀貞再又問道:“於南郡與南陽間,公又會作何挑選?”
在趙國、魏郡時,荀貞冇有做過這類事情,而現下在廣陵,卻專門騰出一個“裡”,用來安設軍中諸將以及府中文吏,這倒是出於兩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