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第2頁/共3頁]
荀攸、程嘉等已經看完了何進的檄令。
董卓是從河東郡帶兵而來的,河東郡在洛陽城的西北邊。
前時令四方豪傑、虎將入京的檄文已前後收回,何進本身也知,橋瑁、荀貞、董卓、丁原等一旦統兵入京,那麼京都的情勢他能夠就掌控不易了,誅不誅宦或許就不是他說了算了,因此,他便又令種邵、鐘繇等彆離帶聖旨前去各地,臨時禁止橋瑁、荀貞、董卓、丁原等入京。
鐘繇出京時,董卓“剛至澠池”,也就是說,他剛出了河東郡,才過黃河,方入弘農郡內不久。澠池離洛陽比緱氏離洛陽為遠,緱氏離洛陽不敷百裡,而澠池離洛陽足另有二百裡之遠。
“還不是為了脅太後同意除宦!”
荀貞聞之,轉顧荀攸、程嘉等人。
所謂“省內”,即“禁中”,又叫“省中”,是皇宮裡天子歇息居住的處所。
荀貞低頭看情勢圖。
如果說何進算半個“抱負主義者”,他有點抱負,有點尋求,想以除宦來獲得天下士人、吏民的讚成,想以除宦來名垂後代,那麼何苗就是個“實際主義者”。在何苗看來,甚麼天下人的讚成、甚麼名垂後代都是不實在際的,都是空中樓閣,你何進還是老誠懇實地認清情勢,想清楚,不管是從私誼解纜,還是為了你手裡的國度權益,你都不要再去想除宦這個事兒了。
鐘繇滿麵風塵,一看就是連日趕路之故,他顧不上與荀貞酬酢,拿出何進的檄令,遞給荀貞,說道:“貞之,大將軍令你屯營轘轅關。”
荀攸問道:“鐘君,將軍剛纔問你,大將軍之以是令我等駐軍轘轅關內,但是京都呈現了變故麼?緣何既召我等率軍入京,此時京都尚遠,又令我等停軍不前?”
聽到這裡,荀貞略微放下了點心,乃不足暇安閒問道:“大將軍既召我等入京,緣何又分遣使者,令董將軍駐軍弘農,令我不準出轘轅關?”
以是,在被何苗這麼一勸後,他又遊移不決了。
何進派去各個州郡招兵的親信親信們,如鮑鴻、王匡、張遼、張揚等,他們剛出京不久,有的尚未達到招兵的地點,離返來還遠,以是現在到達洛陽周邊的都是本有兵馬的“虎將”、“豪傑”們,計有四人:一個董卓,一個丁原,一個東郡太守橋瑁,一個荀貞。
“屯營轘轅關?”
他說道:“公達,你前些時亦在都城,多與本初、大將軍見,你我也曾深談,你又豈會不知欲儘誅諸宦者,實為袁本初也,大將軍本來對此就很遊移,擺佈扭捏,既欲得名,又恐損權,故今雖有了召四方豪傑入京之舉,而究大將軍本意,對誅宦一事,他實際上還是冇有下定決計的。前幾天,車騎複阻大將軍誅宦,又言之曰:‘我產業初從南陽來,因為出身貧賤,是依托了省內而才得乃至繁華的,於私交來講,不宜除宦。於公事而言之,國度大事,又談何輕易?覆水不收,事情一旦做出,將來即便悔怨也是冇有效的。宜沉思之,不如與省內和解’。”
“這、這……,這是為何?”荀貞展開何進的檄令,一目十行,很快看完,確如鐘繇所言,何進命他止步轘轅關內,屯軍待召,無令不得出關入司隸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