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製人[第1頁/共4頁]
董卓兵馬雖眾,將士雖精,但袁紹、袁術、荀貞、孫堅等卻也無一弱者,隻要董卓冇得失心瘋,他就毫不成能同時打擊河內、潁川、魯陽三地,最多同時打擊兩處,料應已是他的上限。以是,如果河內方向有董軍的活動跡象,那就申明董卓這回是要打擊二袁,和潁川無關了。
荀攸、荀彧點頭稱是,皆道:“誌才所言/恰是。”
來稟報軍情的這個軍官接令,待荀貞寫好軍令,即出帳外,遣人分去給樂進、陳午傳令。
故而,荀貞覺得孫堅此策雖算是好計,然難稱上策,也以是,戲誌纔等人皆不附和孫堅的這個發起。
戲誌才揣摩了會兒,對荀貞說道:“君侯,我覺得董卓此次分道出兵,其意應不是在我潁川。”
新城離伊闕關約六十裡,重新城往東南去,約百裡高低便是梁縣。
荀貞、孫堅兵馬有限,又要守住潁川這塊地盤,製止伊闕關的胡軫部趁機奔襲,以是不能分兵太多,最多能分兵兩路。如果孫堅先去擊轘轅關的董軍,那麼倘若董卓此次出兵的目標是在袁術,荀貞、孫堅兩人就難以馳援袁術,隻能坐看袁術與董卓相爭了。
待他來到帳內,荀貞先請他落座,然後把軍報轉述給他。
戲誌才說道:“要麼是欲合兩關之力,分西、南兩路,共擊我潁川;要麼是欲分道進擊,以轘轅關之董軍東向擊我潁川,以伊闕關之董軍南下擊魯陽袁公路;要麼是欲以轘轅關之董軍管束我部,而以伊闕關之董軍進擊魯陽。”
“此話怎講?”
“伊闕關呢?”
“步騎皆有,以騎為主。”
“義兵諸將軍家眷、族人在京者多矣,而董卓之前卻隻殺了袁家在京者五十餘口,這清楚是‘嚴懲罪首’之意,殺了袁家五十餘口後,他旋即又於今時分道出兵,依我看啊,他此次出兵之目標應也是‘嚴懲罪首’,其意應在袁公路,……那轘轅關的三千步騎,想來應隻不過是為了管束我部,使我不敢出援魯陽的罷了。”
荀貞諦視輿圖多時,問戲誌纔等人:“轘轅、伊闕諸關的董軍忽有異動,卿等覺得董卓這是意欲何為?”
荀彧說道:“轘轅關三千步騎,伊闕關胡軫部五千步騎,合計八千,如是為我潁川而來,這一仗不成輕視啊。阿兄,當下之要緊是不管董卓意在何地,我軍先嚴戍守備為上。”
“將軍如出兵轘轅,那麼假如董卓此次南下之軍意在袁公路,我軍就難以再分兵馳援之了。”
“以我看來,不管他董卓意欲何為,當下之上策,莫過於你我分兵,卿屯駐陽翟,以防胡軫部擊我郡南,而我則自帶本部,西至陽城、輪氏,與樂校尉合兵,共擊出了轘轅關的那三千董軍步騎。如此,不管董卓是不是來攻我潁川的,進退戰守則都已在我手中矣。”
荀貞看了會兒轘轅關一帶的地形圖,接著把視野投到了伊闕關一帶,轉而又問道:“胡軫部現在那邊?”
“在轘轅關西。”
不過,孫堅此策雖可稱好計,然卻難稱“上策”。
孫堅現在的心機多在討董上,對潁川郡的郡事不太體貼,隻就眼下來講,倒是並不介懷荀貞插手潁川郡務,又知樂進是荀貞的虎倀,以是對荀貞調“潁川郡兵”西進屯駐之舉,他也冇有過分在乎,冇感覺荀貞這是在越庖代廚,答道:“董軍如出轘轅,快則半日可至陽城、輪氏,遲則亦最多一天,先遣樂校尉帶兵馳往,以防不測,恰是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