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中平元年 17 虛席相問上策何[第1頁/共3頁]
幾封信寫好,荀貞先把寫給袁紹、曹操的信封好,交給荀攸,說道:“公達,你今晚籌辦一下,備好行裝,明天一早你就帶著這兩封信去洛城!”
荀攸應諾。
程嘉以為:荀貞應當潛入京師,去見袁紹、何進等人,親身參與到此事的運營中,隻要如許,才氣在“事成以後”為本身獲得到最大的政治好處。T
很快,趙雲返來複命,倒是朱治諸人奉孫堅之命,或去營中坐鎮、警防備戰,或將要帶步騎巡查郡中、以防生亂。
趙雲遊移說道:“君侯,此次來長沙,君帶的騎士本就少,這一下撥出五十騎?”
趙雲接過檄令,看去,倒是荀貞命江禽調撥五十精騎給趙雲。
朱儁、陰修、趙謙、孔融、何顒、鐘繇諸人俱是荀貞的故識,現在均在洛陽。
“好,你去吧。”
“已經曉得了。”
荀貞又把荀攸召到近前,劈麵細細叮嚀,說道:“公達,你到洛陽後,不要急著返來,把這兩封信交給袁本初、孟德後,你可一一拜訪朱儁、陰修、趙謙、孔融、何顒、鐘繇諸君,不消和他們多說甚麼,他們如果對你說了甚麼,你可記下來,叫子龍報與我知。”
一個月內連著被捕拿了兩次,對士大夫來講,實為大辱,因為王允素意高剛烈,時為司徒的楊賜不欲他再受獄中的詞訟吏之辱,遂遣客勸他“深計”,“深計”者,好好考慮考慮,不過乎要麼他殺,要麼逃亡,王允擺佈的豫州處置諸吏中很有幾個“好氣決”的,也就是輕死好氣的,共流涕奉毒酒而進之,勸王允不如他殺。王允卻不肯,厲聲說道:“吾為人臣,開罪於君,當受刑死以謝天下,豈能飲藥他殺?”拋棄酒杯,出就檻車。
這半年來,荀貞隻給族中、陳芷寫過一次信,精確點說,是隻給族中寫過一次信,隻給陳芷寫過十個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他第二次給族中寫信,——或許是為了免得他在外生憂,或許是為免得他冒險回家,族中早前給他的複書中並冇有說荀緄病重之事。
荀攸肅容應道:“諾。”
荀貞檄令上所寫的“精騎”,明顯是真正的馬隊。他此次來長沙,隨行所帶的馬隊隻稀有十騎,一下撥出五十騎給趙雲,剩下的就寥寥無幾了。
“誠如君侯所言,枯居臨湘、諸事不做、坐等袁本初飛書相召,此下策也,而如君侯今送信洛陽、潁陰者,以嘉陋見,可為中策。”
這幾小我與荀貞有的乾係遠,有的乾係近,但在這個時候,不管乾係遠近,能用就用。
“你二人現在就下去籌辦吧。”
荀貞召趙雲近前,說道:“子龍,公達此去洛陽,門路迢遠,多盜賊,不成無人護送,此任就交給你了。”
荀貞說道:“此五十精騎不是給你,讓你全帶去洛陽的。”
江禽應諾退出。
“那是?”
趙雲應道:“諾!”
聽得孫堅召來了郡府諸多的大吏,正在前院堂上議事,荀貞冇有去打攪孫堅,入到府中後,直接去了後宅西樓。
這幾封信中,給族中的信倒也罷了,隻是問問族中的環境。
荀貞手書了軍令一道,給趙雲,說道:“你持此檄令,去找伯禽,叫他按令行事。”
“吾有上中下三計。”
韓中丞,指的是韓馥。韓馥與荀貞、荀攸同郡,現為朝中禦史中丞。韓家亦是潁川士族,韓馥與荀家的人是有來往的,隻是因為他比荀貞大太多,荀貞著名的時候,他已在州郡、朝中為吏了,以是荀貞倒是冇有與他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