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中平元年 9 太守長史兩不負[第1頁/共5頁]
如把中平元年說做是漢室氣運轉折的一個關頭年份,那麼本年則也是一個關頭年份。
楊雍接任涼州刺史。護羌校尉夏育被叛軍包抄在右扶風,蓋勳與州郡合兵救夏育,到了狐槃這個處所,被羌人擊敗。蓋勳收餘眾百餘人,為魚麗之陣,——魚麗之陣就是把戰車放到前邊,把步兵放在戰車的後邊,或打擊仇敵,或以此來對抗仇敵的打擊。蓋勳死守苦戰,羌人的精騎夾攻急擊,雖有戰車為屏,何如眾寡差異,漢兵多死,被羌人攻破戰線。蓋勳身負三創,堅立不動,指著漢軍的木標說:“必屍我於此!”句就種部落的羌人首級滇吾夙來被蓋勳寵遇,於是騎在頓時,用兵器攔住了羌人,說道:“蓋長史賢人,你們如果殺了他,那就是負天。”蓋勳仰臉痛罵:“死反虜,你曉得甚麼?快來殺我!”羌人因為他的勇氣和壯烈而瞭解大驚。滇吾上馬,把坐騎讓給蓋勳。蓋勳不騎,遂為羌賊所執。但是羌人服其義勇,不敢侵犯,把他送回了漢陽。傅燮戰冇後,楊雍便表奏蓋勳接任了漢陽太守的位置。
蓋勳和傅燮一樣,也是個忠勇剛義的人。
蓋勳家世顯赫,家世二千石,其家乃是涼州冠族,其為人又剛義樸重,以是他敢當著天子的麵直斥趙忠、張讓、蹇碩等寺人。
“是啊。”
桓階是長沙臨湘本地人,少小著名,很早就退隱郡縣,孫堅來長沙上任時他便已是郡功曹了。桓階雖是士人,但與陋儒分歧,慧眼識人、有義直之節,並不因為孫堅家世寒微而便輕視孫堅,反而主動地共同孫堅,孫堅討定長沙區星、擊平桂陽與零陵叛軍,此中皆有桓階之功。
這道聖旨下來時,荀貞、荀攸、程嘉等人就會商過,皆覺得弊大過利,來到長沙後,閒暇無事,群情政事的時候,荀貞也又和孫堅、桓階群情過此詔,孫堅對政治不敏感,初時冇看出此詔的壞處,桓階也冇有看得那麼遠,但在聽了荀貞的闡發後,兩人都附和了荀貞的定見。
蓋勳率兵援冀縣,斥責邊章、韓遂的叛變之罪。邊章、韓遂都說“左使君當時如果聽了你的話,派兵來救金城,或許我等還能自改,不致從叛起亂,但現在我等罪過已重,不得降也!”固然不能投降了,但恭敬蓋勳,邊章、韓遂等得救而去。
他倒不是驚奇天子耀兵,而是驚奇洛陽將有兵災、兩宮將會有流血事件這兩件事,卻竟然能被望氣的方士提早看到?
這邊才提及蓋勳,次日,荀貞接到洛陽的一封來信,信中便又提及蓋勳。
孫堅亦喟然長歎,對荀貞說道:“卿之才,我素知也。設如國度能選賢用能,任信忠臣,以卿之能,付卿五千眾足能橫行青、徐,擊賊定亂!”
蓋勳是敦煌人,字元固。
——
2,蓋勳。
提及傅燮,荀貞就覺肉痛,他閉上眼,把這襲來的感悲傷痛往下壓了壓,待平複了心境後,又問桓階:“蹇碩不知所對,天子又說甚麼了冇有?”
蓋勳勸左昌救金城,左昌不救。不久,叛軍把左昌包抄在了冀縣,左昌惶恐失措,檄召蓋勳援救。與蓋勳同在阿陽的涼州處置辛曾、孔常害怕叛軍的陣容,遊移不敢去,蓋勳怒道:“之前莊賈負約,司馬穰苴將其斬首,明天你們兩個小小處置,莫非還比莊賈這個監軍的職位還高?”辛曾、孔常懼而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