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爭奪武關[第1頁/共2頁]

一個是名傳後代的三國神童,一個是自學成才的三國大將,有諸葛武侯的教誨,實在讓人等候。

劉琦正要奉告諸位此二人旗鼓相稱,魏延的戍守不輸曹仁,卻聽一個懶洋洋的聲聲響起:

劉先帶著周不疑母子到襄陽以後,向徐母伸謝,並提出兩家攀親之事。

那些職位卑賤的商戶,更是不遺餘力搶購這些名流器物,藉此來舉高身份,供於高堂之上,有人來往,也能吹噓一番。

拜堂以後,周不疑又拜諸葛亮為師,劉琦讓黃忠將鄧艾接來一同窗習,雖未有師徒名分,卻也能耳提麵命。

短短數日時候,光定金就收了近千萬,這讓劉琦大為感慨,這些大族的家底,的確深不見底。

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曹氏最富有的曹洪,但本身必定借不到錢,乾脆拉上曹丕,藉助其宗子名位,做事也便利很多。

現在具有臥龍鳳雛,加上竄改運氣的徐庶,三大頂級謀士看起來陣容豪華,但劉琦還是感覺不敷用。

夏侯楙笑道:“我天然曉得賢弟冇錢,就算有錢,你也做不了主,以是纔要贏利!”

“大丈夫何患無妻?”龐同一擺手,擦著嘴說道:“南陽之戰,我遊曆江東,未能為荊州效力,深覺得憾,此番武關對敵,輪也該輪到我了。”

諸葛亮無法笑道:“士元無需煩憂,我這就托報酬你做一樁大媒。”

但因夏侯惇性清儉,財帛全都賜給部下,不治財產,家裡的錢都被他花得七七八八,貧乏啟動資金。

此時徐晃早已成名,而魏延則是從行伍中汲引發來,除了衝鋒陷陣以外,並未揭示統兵才氣。

曹丕聽到這個名字便暗自皺眉,苦笑道:“可我也身無分文,此次為了籌賦稅,府中衣食也減一半。”

曹丕迷惑道:“姐夫要贏利,怎乾我畢生大事?”

至於天水麒麟兒薑伯約,等今後再看機遇吧!

“既如此,就請士元去一趟武關!”劉琦點頭道:“我另有守禦之法,可保武關穩若盤石。”

“不成胡說!”一句話說的曹丕神采微變,謹慎四下張望,沉聲道:“此事你有多大掌控?”

劉琦笑道:“文長也有將才,足抵曹軍。”

徐庶卻道:“曹洪命徐晃領兵三萬取武關,對此地誌在必得,徐晃頗能用兵,恐魏將軍非其敵手。”

將來賓送走,徐庶轉回房中笑道:“曹操公然向長安增兵,派曹洪守關中,出兵攻武關。”

徐母見劉氏賢淑溫婉,周不疑又極其聰明,而徐庶已過而立之年,正為此事操心,便一口承諾下來。

徐庶也抱拳道:“既是我獻策取武關,自當由我前去,趁便也好刺探關中動靜。”

酒宴結束,世人正告彆,張維快步出去,近前低聲說了幾句話,徐庶命其將劉琦幾人請到書房。

大夏季圍著火爐,諸葛亮仍然輕搖羽扇:“武關乃關中流派,此舉管束曹軍兵力,馬騰便可順勢而動。”

比起曹操部下人才濟濟,這才哪到哪?

現在天寒地凍,連練兵次數都減少一半,誰也不肯外出,這兩人則主動請命,明顯對魏延還不敷信賴。

本日恰是二人大喜之日,雖未大肆籌辦,來得卻都是高人名流,諸葛四友自不必說,龐統、向郎等都在,可見徐庶也是交遊甚廣。

劉琦點頭道:“我調關將軍鎮守江夏,甘興霸練兵洞庭,恰是為防東吳偷襲,諸位勿憂。”

夏侯楙欲效仿劉琦賣傢俱,這東西隻在荊州呈現,若在許昌和中原乃至河北售賣,必然會超越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