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江東決策[第1頁/共2頁]

不料濡須守將朱桓將計就計,先假裝不敵不敢出戰,等曹仁前鋒兵到,卻於水寨外佈下伏兵,殺得曹軍大敗而歸。

“小小孺子,哪懂局勢?”張昭氣得吹鬍子瞪眼,“仗著南陽天時幸運勝了一仗,便自發得天下無敵,不知天高地厚,必有冇頂之災。主公承父兄基業,安保江東,萬不成是以狂徒而引火燒身,為江東招惹大禍。”

大多都同意張昭做法,勸孫權頓時派人渡江言和,不然數十萬雄師渡江而來,江東之地將灰飛煙滅。

張昭大怒:“程普,你……你一個武夫,如何曉得天下局勢,為何總要自取其辱?”

步騭見兩邊爭論不下,出列言道:“以江東之力,迎戰曹軍,恐力有不逮,不如去荊州求援,看劉琦情意如何再做定奪:若其願放棄關中來助江東,足見此人有結合之意,可趁便完結婚約共抗曹軍;若其隻圖私利,作壁上觀,企圖收漁翁之利,則可聯曹而伐荊州。”

張紘等人倉猝將他攔住,將張昭拉到前麵,程普則抱著胳膊站在那邊,昔日尊敬他年紀大,本日卻毫不相讓。

諸葛瑾言道:“今曹操不報南陽得勝之仇,反舉眾南侵者,乃因劉琦強勢,荊州高低決死一搏,令操心存顧忌,故而來欺江東,若方纔景象被劉琦曉得,恐也有取江東之意。”

孫瑜派兵援助,於襄安中臧霸埋伏,铩羽而歸,朱桓獨木難支,濡須水寨失守,領殘兵退守牛渚。

張紘抱拳道:“主公,為今之計,不如從曹操之意,將廬江償還。曹軍可自廬江攻江夏,我等自水路取夏口,共伐劉琦,篡奪荊州。”

會商半個時候,場麵一麵倒,雖有程普、黃蓋力主迎敵,但張昭等人抓住合肥之戰的先例,不住挖苦諷刺,武將們爭辯不過,眼看又要動起手來。

黃蓋大聲道:“主公勿憂,吾等願效死出戰,頭可斷,血可流,誓不劃地乞降。”

他們幾人最早商討聯劉抗曹,現在到了最傷害的時候,查驗決策是否精確,全在此一舉。

一句話說的眾武將肝火沖沖,卻又冇法辯駁,孫權的神采也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就算拿下荊州,也不過是為強大曹軍,曹操具有荊州水軍,占長江上遊,順江而下,又有淮南之兵,情勢將比現在還要嚴峻。

曹操大怒,親身領兵到巢湖對敵,調曹仁到曆陽,對吳軍全麵施壓。

曹軍年前在合肥一場大勝,對吳軍早就勢在必得,現在曹操又取了濡須,沿江直逼江東,士氣大振。

世人一片抱怨之聲,公然如周瑜所料,這些人目光短淺,隻求苟安,權宜之計不過是飲鴆止渴。

孫權神采愈發陰沉,這此中的利弊,他們三人早已會商過,無需再多言,抗曹纔有前程,聯曹乃是與虎謀皮。

張昭撫須嘲笑道:“程公口出大言,莫非忘了年前合肥之戰?張遼尚且不能勝,更何況曹操親至?以卵擊石,不自量力。”

魯肅終究開口道:“曹軍戰船未足,尚不敢渡江,可命周泰、蔣欽領水軍沿江防備,且等多數督到後,再做商討。”

孫權看了一眼魯肅,見他眼觀鼻,鼻觀心,站在那邊一言不發,並不與張昭辯論。

自青州、徐州調兵二十萬,再加上玄武湖練習的水軍,詐稱五十萬,水陸並進。

嚴畯嘲笑道:“聽聞劉琦成心圖謀關中,親身去了武關,當真民氣不敷蛇吞象,關中與荊州山川隔絕,此去遇挫,不但進取不成,恐怕荊州震驚,本身都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