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東吳求援[第1頁/共2頁]

劉琦扼要先容一番,笑道:“曹賊領三十萬雄師出淮南,窺測江東,先生此時來荊州,恐怕不是為找孔明好久吧?”

諸葛瑾歎道:“將軍有所不知,江東之士大多甘於近況,偏安一隅,又因去歲合肥之戰,故而心怯。”

自從見過劉琦以後,發明這小我看似簡樸平和,實則又深不成測,令人難以捉摸。

賣力歡迎的龐季笑道:“看稱呼便猜到一二,學院祭酒為神醫華佗,另有兩人也大大馳名,乃是太醫吉平之子,昔日因衣帶詔事,吉平為曹操所殺,二子逃竄山中,得免於難,偶遇華佗,聽聞南陽戰事,便一同到荊州來避亂。”

“將軍此言,莫非不肯出兵?”諸葛瑾不悅道:“先前兩家聯婚聯盟,吾與子敬回江東,深得吳侯讚美,現在尚未攀親,便如此推委,叫我如何覆命?若我無功而返,隻怕不但聯盟不成,吳侯要與曹賊反來取荊州矣!”

“服從!”曹純派人頓時去傳信。

前次與魯肅到襄陽,見劉琦大力攙扶貿易,晉升販子職位,二人還曾會商此舉必會惹得民氣暴躁,大家逐利,個個贏利,荊州到下一代恐再知名流。

曹操言道:“荊州若要援助,江夏比來,為表聯盟誠意,劉琦必會派大將領兵,關雲長今為江夏太守,豈有不來之理?”

這比起赤壁之戰,情勢已經好多了,就此還想乞降,如此勉強責備,不打你打誰?

現在又見劉琦正視醫者,看這場麵竟與士人並駕齊驅,將來三教九流都能出入廟堂之上,難道要形成大亂?

“哦?”劉琦微微蹙眉,反問道:“孫將軍虎踞六郡,兵精糧足,江表豪傑極多,北軍不善水戰,何如懼賊怯戰?”

諸葛瑾歎道:“江東之士個個避戰,張昭等故意交還廬江,乞降曹賊,幸得周都督及程普等老將死力主戰,吳侯已出兵北上。但畢竟東吳兵少,獨木難支,此時恰是考證兩家交誼之時,將軍若不出兵,未免叫人寒心。吳侯憤怒之下,鋌而走險亦未可知。”

曹純抱拳道:“彭蠡賊聽聞丞相欲表其為將軍,又封關內侯,欣然歸順,正嚴陣以待,籌辦建功。”

世人無不驚詫,麵麵相覷,有震驚也有不信,但曹操用人向來不拘一格,既有定奪,便不再多作會商。

曹操撫須笑道:“吾此番兵出淮南,正欲荊州出兵,破其聯盟,叫孫劉兩家自訂交攻,坐收漁翁之利也!”

想到此處,劉琦蹙眉道:“立國還需自強,若江東高低民氣如此,即使我儘力援助,恐怕也無濟於事。”

諸葛瑾再次來到襄陽,發明這裡又有新的竄改,兩街上鋪麵改換很多,最奪目標便是學宮劈麵的“華吉醫學院”。

曹操轉頭看向曹純:“彭虎等可都籌辦好了?”

……

“劉將軍少年壯誌,實在總能出人料想!”諸葛瑾慨然一歎。

如果不是周瑜、魯肅頂著,望風而降的能夠性都有,換做誰都想來嚐嚐結果。

孫權向江東世家的讓步固然穩住局麵,但也成了孫氏霸業的絆腳石,再難更進一步。

思考之間,二人來到府衙,劉琦早已聞報等待,見禮落座,諸葛瑾便忙著問關中情勢。

“本來是忠良以後!”諸葛瑾微微點頭,再次看著那兩排字,撫須道:“牌坊刻字,倒也很有新意。”

荀攸卻點頭道:“江夏兵馬,與東吳有仇,關羽又本性傲岸,若到江東,恐會弄巧成拙。即使劉琦不知,臥龍、鳳雛定能看出,我看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