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反間計[第1頁/共2頁]

“嗯?”曹操雙目微眯,不由一陣心動。

倉曹接過簿冊,倉促翻閱一遍,不由大驚:“彆駕,這可都是郡內大姓,恐怕……”

雄師即將出動之日,俄然夏侯楙派人送來密報,江東水軍多出東海,意向不明,恐成心從海上攻擊淮南。

正爭辯之時,張遼派人送來急報,關羽領兵北上,在博望坡一帶練兵,舉止可疑。

劉琦的威脅已經弘遠於馬超,如果任其拿下益州,成了氣候,西連馬超,東結孫權,結果不堪假想。

張鬆斥責道:“荊州軍三麵入侵,各地防備不敷,恰是急需賦稅之時,四周要塞失守,成都安在哉?”

既然兄長無情,就彆怪他無義,張家捐贈的賦稅比其他幾個官員加起來還多,既以身作則,讓其彆人無話可說,也公報私仇,一舉兩得。

曹操大喜,重賞楊秋,讚韓遂識大抵,讓他固然放心退兵,自會稟奏天子封賞,隻要馬兒不來拆台,兩家便相安無事。

遂傳令班師回朝,留韓浩守陳倉,夏侯淵屯兵長安,以杜襲為京兆尹,助夏侯淵同保關中。

夏侯淵言道:“劉琦新得漢中,安身未穩,丞相何不出兵襲之,先斷厥後?劉琦進退無據,必會死戰,待二劉兩敗俱傷,益州或可一鼓而下也!”

夏侯淵迫不及待道:“今士氣正盛,軍心可用,既然不必征西涼,何不兵進漢中?”

一旦觸及到本身好處,便個個遊移,就算有人至公忘我,家屬之人也會反對,由不得他大義凜然。

夏侯淵不屑道:“子林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隻知一心撈錢,哪曉得軍國大事,其言不成信。”

送走楊秋,曹操立即表韓遂為前將軍、張掖侯,楊秋、李堪二將為酒泉、武威太守,統管西涼諸武事,除暴安民,安寧境內。

曹操點頭道:“益州天險之地,今西涼不決,未可急攻。”

“奉孝之言,吾一字一句都銘記心中!”曹操慨然一歎,雙目微眯:“公達之意,是放走韓遂,用反間之計?”

夏侯霸等將都急於取漢中,紛繁相勸,漢中近在麵前,劉琦又深切蜀地,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荀攸點頭道:“丞相可加封韓遂及部眾進駐河西之地,韓遂自起兵便有自主之意,必會動心,馬超見韓遂安然退兵,反升官進爵,亦會生疑。此時再先派人漫衍流言,言丞相密令韓遂誅馬超,許為西涼之主,隻要韓、馬相疑,爭鬥其間,則涼州刺史亦可破之。”

正躊躇未決,俄然人報韓遂遣部將楊秋來見,倒是韓遂見馬超兵敗,獨力難支,加上暮秋糧儘,願割地請和,兩家各自罷兵。

曹操慨然歎道:“劉琦犬子,若坐守荊州,如其父不得展足,吾不敷慮也!今取漢中,也不過錦上添花罷了。然此子竟不修整,直取益州,若兩川之地為其所得,則如龍入大海,虎歸深山,其患更甚孫權、馬超。”

張鬆選自家為首,可不是要做甚麼榜樣,而是兄長張肅多次當眾指責本身,罵他賣主求榮,竟揚言要將他從族譜除名。

張鬆取出一本冊子,撫須笑道:“今州郡高低同心抗敵,眾官及大姓之家,都該捐款出糧,吾早已製定名冊,遵循官職大小、田產多少征集,充入府庫便是。”

……

倉曹細心再看,隻見上麵確切蓋了大印,並且征集的第一家就是張鬆本身,再也無話可說,頓時調集差官,按冊征糧。

曹操命韓浩設席伴隨,與荀攸等商討對策道:“馬超逃奔西涼,地廣路遠,非朝夕可破,吾本偶然追擊。虛張陣容,隻為襲韓遂以後,除此大患,今韓遂主動乞降,公所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