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入主益州[第1頁/共2頁]
張鬆過目不忘,任長史掌管諜報秘密,法正則為參軍,與龐同一樣,插手諸葛亮的智囊陣營,做智囊團。
譙周言道:“主公所言極是,明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忠臣良將莫不思竭極力,肝腦塗地。幸有劉伯瑋英才挺出,聚眾英豪,率先抗賊,以除國難,主公以大局為重,同宗同心,上可報國度,下不負先人,必將名垂竹帛,彪炳千載。”
劉璋言道:“先生言之有理,如此就請先生往雒城,請劉琦入成都,如何?”
站在成都府台之上,劉琦放眼望去,天府之國煙霧縹緲,四周山色青青,慨然一歎,今有萬裡江山,就差美人伴隨了!
次日劉琦領兵到成都,劉璋帶領文武出迎,將印綬、佩劍奉上,讓出益州牧之職。
劉琦見禮道:“非是我喧賓奪主,不可仁義,何如曹賊勢大,孫權覬覦,僅以荊州之地興漢,實在故意有力,還望叔父諒解。”
譙周俯身撿起來,翻開看罷,愣了一下,才笑道:“主公,劉將軍深念同宗之情,切莫孤負他一番苦心。”
譙週一字一字唸叨:“璋叔,故裡的桃花開了!”
下午劉磐領眾將輕騎到成都會合,劉琦訪問老將嚴顏,為張郃、甘寧等拂塵,南北發力,終究勝利會師。
世人到府衙,劉琦傳令大宴三日,犒賞全軍,安撫益州軍民,境內一片歡騰。
劉璋遂遣次子劉闡與譙周前去雒城,請劉琦入蜀,同時命蜀郡太守許靖往犍為驅逐劉磐,犒勞荊州兵馬,消弭境內危急。
劉璋天然明白劉琦之意,沉默半晌,才歎道:“吾父子在蜀二十年,無恩德以加百姓,反受戔戔張魯淩辱,百姓受困,人才藏匿,皆我之過也,該當讓於能者居之。”
在亂世來講,這叫尋覓明主,在後代的職場上,就是做對事不如跟對人。
人的機遇和運氣,常常與身邊人息息相乾,冇有合適的舞台,再有才氣也是徒然。
並不是劉琦任人唯親,他信賴劉磐,天然要讓他掌管首要的地盤,這就是成王敗寇,一朝天子一朝臣。
“天意如此,若劉琦果能興漢,讓出益州我心甘甘心!”
孫曹正爭奪淮南,若能趁機安定關中,駕臨長安,興漢的呼聲會更高,如果曹操再多吃些五石散,取中原指日可待。
譙周欣然領命:“主公委用,吾萬死不辭,二公子闡為人恭敬,有仁愛之風,可代使君同往,以表誠意。”
但益州境內情勢錯綜龐大,重用任何一方都會引發動亂,唯有劉磐這個第三者入場,才氣一碗水端平。
諸葛亮僅憑益州資本,就持續漢祚數十年,六出祁山,調停江東,現在手握王牌,劉琦底氣實足。
王累從未見主公如此倔強過,反倒一愣,更不知該如何回嘴,被氣憤的劉璋轟出府衙。
除熟諳荊州政令的首要官員外,益州許靖、譙周、董和、李恢、秦宓等全都起用,幫手理政。
唯有身在其位,才氣體味這類滋味,不過劉琦也深知驕兵必敗,天下不決,還需儘力。
就在此時,兵士將劉循手劄送到,劉璋倉猝拆開,看罷以後反倒豁然,長歎道:“吾兒深明大義,劉琦仁德為公,某豈不識時務?”
同時拜蔣琬為益州彆駕、劉巴為治中,汲引費禕、董允為處置,重點培養這是蜀漢前期的中流砥柱,才氣無庸置疑。
“戰?”劉璋看向王累,竟發笑起來:“莫說缺兵少糧,就是兵精糧足,誰來統兵?是你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