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守門之犬[第1頁/共2頁]
周瑜看罷欣然若失,氣罵道:“鳳雛啊鳳雛,汝真追求之徒也!知荊州將亂,便遠遁江東,今見劉琦抖擻,又飄但是去,他日需十倍還我酒來。”
魯肅言道:“愚覺得劉琦異軍崛起,半月之間儘收南陽,必有作為,不如按兵不動,觀其動靜。若劉琦果能抗曹,當以大局為重,緩圖報仇,同謀中原,如其不堪,彆圖他策未遲。”
“張公言之有理!”孫權難以決定,隻好把困難拋給周瑜。
孫權的歡暢,在於貳內心的設法和周瑜、魯肅分歧,這讓他信心大增。
周瑜笑道:“袁紹高傲矜驕,不能用人,曹操乃當世奸雄,豈可同日而語?”
張昭撫須得意,周瑜向來主張撻伐,與他定見相左,但這一次為結好曹操,隻好讓周瑜遂了心。
周瑜長聲一歎,眼眸深處一縷精光隱去,命呂蒙等持續練兵,嚴把各處水寨。
正商討之時,探馬來報,夏侯惇十萬雄師在博望得勝,全軍淹冇,逃回許昌。
忽聞劉琮崛起荊州,接劉備兵馬大敗曹仁,光複南陽全境,將信將疑,命人詳細刺探動靜。
孫權伐黃祖,折損大將淩操以後,退兵整肅境內,平複山賊,常思報仇之事。
周瑜來到門口,劍眉微蹙,俊朗的臉上暴露一絲苦笑,歎道:“某聞臥龍鳳雛齊名,鳳雛放浪形骸,臥龍乃一村夫,荊州之士皆粗鄙如此?”
頓時命人將魯肅請來,將手劄交給他,笑道:“公瑾所言,公然與子敬不謀而合。”
“哦?”周瑜雙目微眯,走疇昔坐在劈麵,“孔明之才,比先生如何?”
龐統揪著髯毛淡淡說道:“都督熟讀兵法,豈不聞驕兵必敗?”
呂蒙迷惑道:“今荊州儘力調兵抗曹,境內空虛,得江夏便可鼓行而西,據楚關占長江之利,夫複何疑?”
周瑜慨然道:“劉琦一飛沖天,關張用命,又徐庶、臥龍互助,南陽之戰,勝負難料也!”
配房中一人大笑道:“荊州之主已現,吾親朋皆得保全,漢室後繼有人,安得不痛飲相慶?”
這就像一個剛升學的門生,發明本身的解題思路竟和教員一樣,心中對勁可想而知。
等他安排完諸事,再返來向龐統扣問臥龍之事,卻見房中已空無一人,桌上留下一戰紙條,上麵寫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此亦主公之賢明也!”魯肅先嘉獎孫權一句,才低頭看信。
孫權言道:“若助曹,劉表父子速亡,荊州為曹操所得,必危及江東;若不助曹,父仇卻不得不報,二位有何良策?”
張昭因魯肅幼年細緻,對其向來不滿,聞言道:“多數督治軍柴桑,儘知荊州變故,何不命其自主決策,若能出兵,自柴桑至夏口,朝發夕至,必克黃祖!”
龐統呷了一口酒,反問道:“袁曹官渡比武,都督覺得勝負如何?”
魯肅點頭道:“今其兩軍相互兼併,若劉琦勝,曹軍必元氣大傷,可共誅曹操以定淮南,進圖中原;若曹操勝,則可乘勢分荊州之地,劃江而治,西圖巴蜀,王業可成矣!”
孫權撫須大笑道:“自古守江必守淮,若得淮南之地,以江淮為界,進可圖中原,退可守江東,某便可安閒應對曹賊矣!”
龐統年前遊曆江東,與江東陸績、顧劭等交友,迴歸時路過柴桑,被周瑜留住,雖未參讚軍事,但對荊州之事卻知無不言。
周瑜卻負手站立江口,眺望北方沉默不語,半晌以後緩緩道:“機會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