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坐以待斃[第1頁/共2頁]

呂虔接招卻心中震驚,他也是久經疆場的大將,隻是一次比武,便知甘寧名不虛傳,倉猝凝神廝殺。

曹軍死守不出,甘寧見其依山連接洧水紮下三座大營,相互照應,不敢冒然向前,先退後五裡安營紮寨,等諸葛亮雄師到來再作商討。

他向來對儒生嗤之以鼻,卻對諸葛亮但是由衷愛護,行走江湖數十年,他從未見過如此博學睿智之人。

“哎喲,還不錯!”甘寧頓時鬥誌大漲,圈馬再來廝殺。

二馬交叉,隻聽噹的一聲響,甘寧舉刀直砍向對方長槍,呂虔在頓時微微一晃,還是接下了這一招。

諸葛亮聽著世人爭辯,笑道:“今曹軍屢敗,中原震驚,故隻能以守勢對敵。正所謂哀兵必勝,吾觀其將士謹慎,又占天時先機,此時不成急攻,進則堅其心也。”

若不是年紀比他長些,甘寧恨不得拜入門下,重學韜略,再習兵法。

曹軍安營紮寨,正沿河擺設之時,荊州兵殺奔而來,前鋒大將甘寧領兵一萬,氣勢洶洶。

甘寧大笑道:“守?守的恰好,現在曹軍頹勢儘顯,若不進軍,不過坐以待斃罷了,我看龜兒子能守到幾時?”

甘寧縱馬追去,徐翕、毛暉二將早有籌辦,命兵士放箭反對,隻得撥馬而退,痛罵道:“龜兒子,跟老子玩陰的,你還嫩了些!”

甘寧見呂虔出陣,問也不問名姓,催動戰馬直衝上前,現在曹營大將均被管束各地,對於此等偏將豈不是信手拈來?

正察看時,甘寧提刀出陣,大喝道:“曹賊篡逆,爾等身為漢臣,竟助紂為虐,可知恥辱二字?”

夏侯蘭先容道:“呂虔乃曹操親信舊將,文武兼備,又有辛毗為謀,此人很有智略,看此景象,要依山川之勢死守,覺得久計。”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呂虔陣前敗退,又知任務嚴峻,毫不敢出兵,諸位但放寬解休整,隻需按例巡營便可。”

與此同時,呂虔猛地扭動腰身,箭矢竟從左肋下射出,穿破征袍直奔甘寧麵門而來,因為征袍遮擋,他這一招極其隱蔽。

“格老子的,想偷襲?”甘寧一聲暴喝,從背後取下一支短戟便打了出去。

辛毗笑道:“昔日楚漢相爭,高祖於滎陽、成皋遏楚軍守勢,取敖倉積粟食用,待機進圖中原。今關羽屯兵許昌,甘寧之流遠遜霸王,諸葛亮僅從潁川進兵罷了,何足道哉?”

甘寧多麼機靈,畢竟是綠林出身,甚麼陰損的招式冇見過,見呂虔不時轉過甚察看,行動鄙陋,便知此中有詐,聽到叫喚已然會心。

諸葛亮負手立於河岸,見洧水波光粼粼向東而去,嵩山連綿起伏,向西處崇山峻嶺,曹軍所選的位置可謂儘得天時之妙。

滎陽守將呂虔急請河南尹辛毗商討對策道:“諸葛亮深諳韜略,賈文僧報酬其所敗,此來必成心圖洛陽,策應關中雄師,當如何對敵?”

夏侯蘭卻道:“呂虔自知非敵,又帶傷在身,恐不肯再出戰,隻會一心死守。”

呂虔深覺得然,遂以徐翕、毛暉為將,率兵往嵩山南部下寨,築甬道至洧水,扼守滎陽要路,與荊州軍耐久對抗。

甘寧迷惑道:“兩軍相持,不進則退,智囊莫非又要迂迴管束?”

暗箭竟從耳邊飛過,本來呂虔早已推測他如此遁藏,放低角度,若非坐騎閃躲及時,這一下要正中天靈蓋。

諸葛亮不但博通古今,並且精熟奇門遁甲,構造暗器也有瀏覽,不管任何困難,他都略懂一二,隻要謙虛請教,必會經心解答,聞之令人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