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新的開始[第1頁/共2頁]

“劉伯瑋竟去淮南?”周瑜倒有些不測,問道:“不知以何報酬謀,何報酬將?”

江東驚天詭計揭開,二人都恍若重生,遂向東南再拜,回身回城。

周瑜卻道:“曹賊明知此詔無用,卻用心為之,必有詭計:先前兩家罷兵,曹丕表吾青州刺史,曹賊不好出兵,故而下詔,吾若抗旨不遵,便可師出馳名矣!”

太史慈冷聲道:“昔日曹賊為報父仇,屠害多少無辜百姓,今其又來,某定叫他再難踏進青州半步。”

太史慈點頭歎道:“今淮南人馬氣力大不如先前,劉琦若其果然以此兵破曹,孫仲謀……恐要貽笑千年矣!”

“都督此言壯哉!”太史慈點頭道:“今曹賊回中原,必有一場惡戰,劉伯瑋將親至淮南督戰,我等南北照應,必能完成伯符當年北伐弘願。”

丁奉等人並不知甘露寺內幕,覺得周瑜往海邊,是祭奠吳國太,世人無不為孫權擔憂,將東吳交給劉琦掌管,豈不是迎虎坐堂?

“承淵慎言!”周瑜瞥了一眼丁奉,嘲笑道:“此必是曹賊之計,請出去。”

太史慈抱拳道:“吾數年未戰,正要活動筋骨,甘心為前鋒。”

丁奉等人更是痛罵曹操無恥,教唆誹謗不說,竟還企圖讓周瑜聽他的號令反攻東吳,真覺得江東高低都是朝秦暮楚之輩?

周瑜雙目微凜,凝睇著古錠刀,緩緩道:“伯符雖亡,但你我受托孤之重,當繼其誌再建功業,他日討賊興漢,衣錦回籍,才幸虧墓前與伯符把酒言歡,不然叫我有何顏麵再回江東?”

周瑜想先前對孫權推心置腹,卻換來此等結局,加上本身和太史慈等幾乎被害,心中怨氣頓生,沉聲道:“隻合肥一戰,還不敷麼?”

北風料峭,卻比不上週瑜現在心中苦楚,從兒時好友到存亡之交,再到明主賢臣,一番轟轟烈烈的大業卻戛但是止,怎能不叫人憐惜?

未幾時使者到府衙,周瑜早已命人籌辦香案接旨,聖旨中直言孫權為劉琦算計,今江東垂危,封周瑜為征南大將軍、宛城侯,隨曹丞相南下征討。

太史慈心中暗歎,臉上卻笑道:“將軍有所不知,此刀吳國太臨終前已轉贈劉伯瑋,臨終叮囑孫劉敦睦,不得內鬥,已非孫家統統矣!此刀實劉伯瑋賜賚徐將軍也!”

周瑜非平常之人,收斂心神,轉頭看到太史慈鬚髮慘白,苦澀一笑:“子義蒼矣!”

“哦?”周瑜眼睛微微眯縫著,輕笑道:“劉伯瑋倒是好大的氣度。”

江東小霸王,竟遭自家人毒手,身後怨氣定要突破牛鬥吧?

正抱怨張昭、魯肅等未儘人臣本分,俄然守軍來報,天使駕到,有聖旨降下。

太史慈嘲笑道:“莫非塞北之行,曹賊被凍壞了腦袋,竟發此等聖旨來?”

劉璋前車之鑒就在麵前,竟做出此等昏聵之事,莫不是哀痛過分,亂了心智?

太史慈也無法撇嘴道:“劉將軍隻說:初見徐盛時,便很賞識他!”

太史慈隻好臨時按捺表情,讓丁奉上前領命,俄然想起一事,請他將古錠刀帶光臨淄,交給徐盛利用。

周瑜言道:“吾早命徐盛守臨淄,承淵前去援助足矣!夏侯惇必不知子義就在軍中,待破來敵,當時一齊進兵,再殺夏侯惇一個措手不及。”

站在這裡的恰是周瑜和太史慈父子,固然已思疑大師墮入詭計當中,但傳聞幕後之人竟是吳國太,孫策一世豪傑,竟毀於婦人之手,周瑜情難自禁,大呼一聲昏死疇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