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爾虞我詐[第1頁/共2頁]
“城中缺糧,諸位已是窮途末路,公瑾豈能不知?”蔣乾看徐盛動心,不由大喜,趁機言道:“將軍若肯與我一同勸說周郎降曹,便可事半功倍,將來吾必保舉將軍爵祿功名,封妻廕子。”
“前提?”蔣乾一怔。
“不管周郎是否願降,皆在將軍掌中矣!”鐘縉大拍馬屁。
“此事吾自會替將軍保密!”蔣乾自發得抓住徐盛把柄,神態又自傲起來,看周瑜不在府中,問道:“公瑾安在?”
徐盛迷惑道:“都督既用緩兵之計,冒充承諾蔣乾便是,何必大費周折?”
夏侯惇卻道:“此去北海行軍需兩三日,快馬一日便可追回,不必焦急,若周瑜還在躊躇,恰好以此彈壓。要叫周郎明白,勸降隻是讓他更麵子一些罷了!”
周瑜嘲笑道:“曹賊生性多疑,吾若等閒承諾,必不肯信,唯有之前提相約,方使不疑。”
蔣乾見周瑜對孫權絕望,又悔恨劉琦,覺得機會已至,正要開口相勸,卻不料周瑜一句話將他給鎮住了。
自從夏侯惇南陽被擒,返來後身邊親衛皆散,他兄弟二人蔘軍中汲引發來,憑著聰明聰明獲得夏侯惇賞識。
徐盛公然一陣心動,沉吟半晌問道:“卻不知曹丞相承諾哪些前提?”
徐盛濃眉一挑,翻著白眼冷嗤道:“廢話,冇前提誰投降啊?”
一時候打算大亂,周瑜也因見故交,馳念孫策,悲傷動情,竟淚流不止,不覺喝得酩酊酣醉,倒臥桌前。
徐盛出門喝退世人,站在門口一臉笑容,見蔣乾站在街心,倉猝將他迎入府衙,難堪解釋道:“實在多數督一貫練兵鬆散,軍法極嚴,之前從未有過此事。”
這一起上他做過無數種假想,籌辦諸多說辭勸說周瑜,卻千萬冇想到,周瑜對江東執念如此之深,乃至還籌算自主為主。
蔣乾低聲道:“將軍有所不知,曹公此番派我前來,正成心采取周郎,聯手對於劉琦,以公瑾在江東之聲望,再有曹公雄兵互助,重取江南易如反掌。”
徐盛歎道:“吳侯之事,讓都督大受挫動,我等也思疑吳侯是否另有隱情。隻是都督邇來彷彿有些神態不清,常單獨盤桓自語,不敢與他商討,先生昨日說來救都督,未知有何高見?”
周瑜點頭道:“我等孤懸青州,該當高低同心,文向有話但講無妨。”
蔣乾站在遠處聽了一陣,本來是吳軍因廚子軍剝削賦稅肇事,不但減少飯食,還摻雜黴米和沙子,眼看就要動起手來。
夏侯惇笑道:“周瑜乃江東豪傑,孫氏親信大將,豈能等閒而降?蔣乾未出城覆命,也不見周瑜吊掛人頭示警,足見另有周旋餘地,再等一日。”
徐盛在門口愣了半晌,沉默拜彆,心中迷惑:莫非我等不該為大吳效命嗎?
蔣乾在城中一夜未眠,淩晨出門北風凜冽,正往府衙趕去,卻見很多軍兵正在門口叫喚。
現在曹操稱王,眼看夏侯惇就要成為皇親國戚,更是極力奉迎,將來也好分一杯羹。
徐盛微微蹙眉,又躊躇起來:“多數督性高氣傲,恐吳侯以外,不甘於人下,反觸怒於他。”
徐盛言道:“夏侯惇已分兵去攻北海,當如何應對?”
蔣乾撚鬚緩緩道:“以吾見之,不如與曹公聯手,先除劉琦,救主報仇乃當務之急!”
“唉呀,先生不愧為都督同窗!”徐盛恍然大悟,拍著腦門悔怨道:“一言令我茅塞頓開,如同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