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洋洋得意[第1頁/共2頁]

“這……”夏侯惇一隻眼睛咕嚕嚕轉,警戒道:“那周郎小兒狡計多端,莫非有詐?”

丁奉抱拳道:“都督,何時出兵?”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蔣乾忙向世人拱手,嘴上謙善,倒是一臉享用。

周瑜表示親兵將蔣乾抬去後堂,丁奉快步而來,大笑道:“都督奇策,夏侯惇公然送來五萬斛糧食,都是精米。”

看蔣乾麪有得色,夏侯惇吃驚道:“周郎果然肯降?”

夏侯惇取信旁觀,隻見上麵寫著:“東吳多數督周瑜,致書於漢丞相孟德公麾下:

“先不必焦急!”蔣乾將城中缺糧,吳軍將亂之事奉告夏侯惇,請他先撥五萬斛糧食濟急。

“本來如此!”夏侯惇獨眼放出光芒,讚道:“久聞先生辯才獨步江淮,公然名不虛傳。”

書不儘言,待破江東,與丞相會於建業,把酒言歡!”

夏侯惇大為絕望:“那先生為何麵帶得色?”

“豈敢豈敢!”蔣乾衝動到手腳顫抖,若不是周瑜拉著,感受整小我將近飄起來了。

囊者用兵,各為其主,瑜受托孤之重守江東,敢不儘責?未料劉琦謀權,主公被囚,江東危在朝夕。吾聞主辱臣死,楚屈原葬魚腹,申包胥哭秦庭,此皆古之聖賢也!

周瑜叮嚀道:“傳令全營,徹夜半夜造飯,四更出城,大破夏侯。”

夏侯惇心中考慮,他先前交兵得勝,比來又攻城不下,正擔憂曹操懲罰。

夏侯惇問道:“那青州戰事如何調劑?”

蔣乾輕咳一聲,歎道:“周公瑾江東忠臣,又脾氣傲岸,豈會等閒而降?”

夏侯惇再看手劄,堅信不疑,急道:“先生快寫手劄,送往徐州。”

徐盛拍了拍寶刀:“他就算不送,徹夜也要留給我們。”

蔣乾深嗅一口,隻覺醇香撲鼻,讚口不斷,徐盛上前斟酒,一口喝下去,頓覺喉腹發燙,在這夏季裡非常受用。

蔣乾取出周瑜手劄,撫須笑道:“將軍不必再廝殺,籌辦五萬斛糧便可!”

蔣乾暗自鄙夷,告彆徐盛,匹馬轉回魏營,夏侯惇早已望眼欲穿,倉猝將他接入帳中。

吃過飯後,夏侯惇派人將周瑜、蔣乾手劄快馬送往徐州,等待曹操動靜,糧食車馬也已裝好,讓蔣乾送入城中。

徐盛的酒不能不喝,蔣乾又喝三碗,其他將士紛繁上前,轉眼十餘碗下去,前麵另有人列隊,蔣乾已經咕咚一聲倒在地上。

徐盛抱拳道:“先生放心,隻要錢到手,鄙人便是曹丞相的人了。”

蔣乾不悅道:“吾不吝一死進城,將軍何疑焉?今有周瑜手劄、青州印綬在此,將軍借糧以示誠意,亦安周郎之心也!若城中無糧,這幾日軍卒叛變,或吳軍冒死殺出,難道前功儘棄?誤了大王取江東之事,將軍可擔待得起?”

蔣乾:“吾雖未勸得周郎歸順,卻叫他服從丞相之令,合力破琦,江東已在丞相指掌當中矣!”

徐盛送出城來,蔣乾低聲道:“周郎自大,不識時務,將軍不成自誤。”

今大仇未報,瑜為君守節,為親保全,以身苟延,誓報此仇。幸丞相垂憐,瑜願甘為前驅,滅琦雪恥,光複江東。

徐盛咧嘴笑道:“這但是漢興號的酒,末將都不敢這麼喝,更何況他那碗底還塗了蒙汗藥?”

周瑜慨然道:“賢弟於眾將士有活命之恩,惜吾貧困,無覺得報,隻好命其夾道相迎,以表情意。”

蔣乾言道:“將軍息怒,那周郎最重名譽,孫權尚在,自當以救主為先,此時若歸順大王,必將身敗名裂。大王顧恤其才,若用這報酬前鋒,取江東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