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蔣乾送書[第1頁/共2頁]

夏侯惇一麵傳令各營謹防,一麵乘機破敵,現在豫州失守,徐州也被劉琦攻破,再對峙下去便是坐以待斃,等劉琦雄師北上,腹背受敵,他如何抵擋得住?

夏侯惇獨眼轉動,笑道:“先生一起馳驅勞累,歇息一日再去邯鄲不遲,營中不必驚駭周瑜派人追殺,儘管放心安息。”

太史慈道:“吾鬚髮雖白,年紀卻不老,蹉跎數年,今合法為國著力之時,公瑾為何不消?”

“然也!”周瑜點頭道:“臧霸勇猛善戰,擒此人還要下落在子義身上。”

“幸不辱命!”蔣乾從懷中取出褶皺的手劄,信封已被汗水打濕,“鄙人雖未察知周瑜與劉琦是否早有勾搭,卻偶然中撞破一件奧妙之事:泰山郡守臧霸,與周瑜暗中勾搭,似有自主之意。”

見到諸多江東大將齊聚,青州官員無不震驚,周瑜直到此時才說出本相,世人欣喜不已,本來他們還為漢軍將至憂心,現在倒費心了。

此時見淮南戰事結束,劉琦已派人來領受青州,聞周瑜點將出兵,並未呼喚他,太史慈覺得忘了他父子,趕來府衙,正急得團團轉。

這一日正在帳中憂愁,俄然親衛鐘縉帶進一名文士,見他風塵仆仆,鬚髮混亂,明顯是長途跋涉而來,待細心看時,竟是蔣乾。

探馬前厥後報,關羽領兵攻小沛,又稀有萬東吳軍自蔡水進入豫州,夏侯惇愈發心焦,與曹真等商討破敵之策,但麵對諸葛亮的擺設,也是一籌莫展。

蔣乾蹙眉道:“愚兄雖故意,卻不懂兵法,如之何如?”

周瑜笑道:“子義之勇,不下關張,良將豈能不消?”

周瑜宣佈劉琦將令,命陸遜為青州刺史、征北將軍,將青州軍政交割陸遜,選周泰、朱桓為將,領兵兩萬取濟北。

提起曹操之事,夏侯惇也一陣感慨,握拳道:“丞相雖常言,勝負乃兵家常事,吾等大將,死於疆場得其所哉,但潘璋狗賊竟讓丞相身首異處,不留性命,某必報此仇。”

蔣乾言道:“鄙人盜書逃脫,想必周瑜已知,一起兼程趕路,未及細看,將軍看過便知。”

蔣乾撚鬚點頭道:“賢弟奇策,那臧霸本為泰山賊,先投陶謙,後從呂布,又降曹操,實為投機之輩,愚兄此去必能勝利。”

“唉,一言難儘呐!”蔣乾不顧形象,灌了兩口茶水,將曹操派他暗藏周瑜營中,暗中刺探動靜之事說了一遍,慨然歎道:“誰知未曾發明端倪,不料丞相卻……”

一想到要與關羽、張飛、趙雲、黃蓋等爭功,世人無不大搖其頭,中原固然戰機多,但他們最多可為副將,不如到青州來領兵殺敵,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周瑜曉得蔣乾一貫高傲,言過實在,叮囑道:“正所謂言多必失,兄將密信交於夏侯惇看過,無需細說,便以北上見曹丕為由離營,以免禍及本身。”

蔣乾伸手討要手劄:“鄙人本待往邯鄲見魏王,又恐此事遲誤軍機,故來奉告都督,稍後便渡河北上。”

周瑜言道:“子義至今未透露身份,吾另有大用,今取泰山入兗州,子義為奇兵也!”

“哦?”夏侯惇忙問道,“先生果然在周瑜那邊刺探到動靜?”

周瑜言道:“欲與劉琦聯手,需入兗州會師。今吾雖據青州,然北有大河,西臨泰山,郡守臧霸很有武略,又占有十餘年,極難攻破,還需子翼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