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威震華夏[第1頁/共2頁]

正酬酢之時,黃蓋聞言問道:“諸葛智囊不出兵,都督近在東阿,為何也按兵不動,錯失我江東男兒建功良機。”

固然軍務繁忙,但李典不得不向關羽乞假,應酬了一日,纔將眾族老送回。

轉頭看去,見龐統背動手邁步而進,苦歎道:“昨日與翼德拚酒,又輸了,望孔明救我!”

關羽抱拳道:“定中原、取兗州全憑智囊之功,此番某出兵鄄城,智囊不來互助,叫我等坐享其成,愧煞關某!”

刺史高柔上前獻上兗州印綬,聞知夏侯惇退兵,高柔頓時調集大小差役及本土鄉紳保持次序,才未產生暴動,總算安然度過危急。

夏侯惇將其猜想奉告二人,言道:“某久經疆場,豈能中諸葛村夫之計?”

張飛信中非常坦誠,想勸夏侯惇棄暗投明不假,但也是帶著誠意前來,籌辦將其前次留在南陽的兵器償還,趁便報上喜信,他又有了一個小外孫,正與夏侯淵共享嫡親之樂。

李典點頭感喟道:“人雖著名節,然危急臨頭,多以自保為先,世家後輩尤甚也!”

關羽輕撫長髯,掃視擺佈畏敬有加的官吏,微微點頭道:“某也一樣!”

曹真聽罷後怕不已,抱拳道:“都督高見,不然吾等皆為階下之囚矣!”

當日便在府中設席慶功,與州郡官吏會晤,無不獎飾關雲長虎威赫赫,東西馳騁蕩平豫州,南北奔馳掃平兗州,所過之處望風披靡,威震中原!

不一日東西兩路雄師都到鄄城會齊,關羽攜眾文武迎出城外,萬木蕭疏,卻難掩金戈鐵馬之氣,百姓夾道相迎,簞食壺漿,喝彩不止。

周瑜看向諸葛亮,輕笑道:“吾料孔明不出兵,必有所圖,公然如此。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樂律至深處,無聲勝有聲。”

先前李典在南陽歸漢時,被族人唾罵為家屬敗類,與之斷絕乾係,乃至寫來聯名手劄,將李典父子從族譜上除名,以表決計。

眾將喝彩回城慶功,向劉琦報捷,此番完整安定中原,複興漢室勝券,眾將信心實足,軍民歡騰相慶,都在等候又一個漢室複興的到來。

不過如此也免除一場廝殺,夏侯惇退兵,濟陰郡已全數拿下,張飛命高柔出榜安民,寫信勸說其他各縣歸順,完整安定兗州。

諸葛亮羽扇綸巾,氣度蕭灑,笑道:“若非雲長虎威,吾軍安得縱橫中原,曹魏望風而降乎?亮此番不出兵,夏侯惇必驚奇而退,吾若出兵,其必死戰矣!”

夜深人靜,秋風瑟瑟,魏軍全軍拔營,隻照顧首要軍火,連夜輕裝分開鄄城,直奔大河。

翌日天明,高柔與各縣官員道府衙述職,諸葛亮早已瞭然於胸,又取出幾份檀卷鞠問,那幾個縣令被問得汗流浹背,自知瀆職,跪地請罪,世人無不大驚。

等關羽在校場教完關平、王雙刀法,回到府衙時,諸葛亮已重新任命各縣官員,安排分地屯田之事,各官員心悅誠服,紛繁上任而去。

“你此人,還不如周郎風趣!”龐統無法撇嘴,揪著唇邊一撇髯毛笑道:“曹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成令其有喘氣之機。實在無需分兵,我方另有大將未用,出一人足以平賊,出兩人邊陲寧靖。”

夏侯惇跨馬親身守住河岸,昏黃的月色之下,人馬順次渡河,除了濤聲陣陣,並未有敵軍攻擊,暗中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