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初遇鳳雛[第1頁/共2頁]
臥龍鳳雛到手,再加上一個徐庶,謀士人才便不缺了。
劉琦大喜道:“有先生去零陵,必能壓服劉度父子,若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安寧,吾料武陵金旋亦能識時務。”
龐統見劉琦並非和其他世家後輩那般造作,不但言辭豪放,很多見聞也獨出機杼,令人歎爲觀止,愈發感覺此人深不成測。
劉琦恍然道:“先生真乃金石之言,巡查四郡既可立威,又能安寧民氣,一舉兩得。”
劉琦很賞識龐統的隨性睿智,言談舉止也就輕鬆很多,不像諸葛亮等人那般,張口杜口便是國事大義,提及來話來多少要轉文嚼字,吃力得很。
劉磐也上前先容,三人酬酢一番,各自落座。
龐統言道:“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得誌。益州戶口百萬,土廣財產,可資大業。劉璋闇弱不能守,益州內鬨方休,民氣各彆,將軍若能入川而據關中,出祁山以圖長安,得二京之地,則漢室可興也!”
雖說已經見過諸葛亮,但初度與鳳雛相見,劉琦還是有些衝動。
劉琦微微點頭,“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孔明亦有所指教,公然豪傑所見略同。隻是吾與劉璋乃是同宗,師出知名,還須等候機會,且眼下荊南不決,先生可有對策?”
這還不算劉表調集的那些文士名流,稍有一個行動分歧禮節,便要背上傲慢無禮,不尊賢敬老的罪名。
乃至有人評價,龐統的策畫還在諸葛亮之上。
顧不得去見劉表,兄弟二人先來到劉磐府上,龐統正被接在府中做客。
略作沉吟,便將趙範勾搭蔡瑁、又與曹操暗中來往之事奉告龐統。
三人把酒言歡,劉琦以茶代酒,談得倒也縱情,直到傍晚才歇。
以是劉琦還是喜好和張飛、甘寧等人一起,不必拘泥太多俗禮,率性而為,言語也是大眾口語,不必引經據典,那纔是稱心的人生。
劉琦回到府中,請劉表寫信勸和賴恭、吳巨,命人公佈公文,三今後巡查荊南四郡,扶植洞庭水寨。
作為新上任的荊州之主,這是一個權力過渡的過程,劉琦在荊南的聲望尚低,要想有一個安寧的火線,最好本身去一趟,任命親信,纔是悠長之計。
書房當中,見一名麵龐烏黑,濃眉掀鼻的怪人正在那邊單獨喝酒,沿著麵龐長一圈短短的絡腮鬍,乍一看彷彿茅十八!
劉磐笑道:“龐士元到襄陽已經一月不足,但一向行跡飄忽不定,我也是多方探聽,親身登門,纔將其請來。”
不消先容,龐統也曉得來的是劉琦,起家行禮道:“將軍拒曹瞞,保荊州,鄙人身為荊州百姓,該感激將軍纔是。”
龐統笑道:“將軍韜光養晦,一鳴驚人,實乃荊州之幸,炎漢之幸!今退曹操,名震天下,又為漢室宗親,稟忠心而興漢室,必定深得民氣,可成高祖之業。”
龐統另有一個特長就是長於批評識人,若論荊州的風土人物,恐怕連諸葛亮都比不上他這個本土之人,很多事情看得更加透辟。
劉琦拉著龐統坐下,大笑道:“常聞荊州兒歌雲: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吾何其有幸,獨得二位先生互助,必將如魚得水,氣吞九州,重整國土。”
龐統聞談笑道:“趙範怯懦無謀,曹操陳兵南陽且不敢起兵,更何況現在將軍如日中天乎?吾料其雖心有不安,卻必不敢反叛,為防萬一,鄙人願親身走一趟零陵,隻要劉度父子願服從於將軍,則趙範孤掌難鳴,何能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