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區彆對待[第1頁/共3頁]
看著麵色不豫的劉禪,帶著些許的苦笑,陳群等人從速開口解釋起來。
繼陳群、鐘繇和王郎幾名‘抗戰派’後,華歆、劉曄這兩個‘叛逆派’功臣,終究還是比及了劉禪的訪問!
半晌以後,麵色猶疑的劉禪隨即便一臉感激的衝劉曄躬身行了一禮。
究竟上,本來對於曹魏這些出身世家大放的‘舊官僚’,劉禪實在還真冇有多大的興趣。
“殿下有令,宣陳群、鐘繇、王郎覲見!”
“叔父到處心胸大漢,非論親疏,請受小侄一拜!”
很明顯,先前訪問華歆、劉曄時的熱忱,不過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大話的逢場作戲罷了。
“殿下,您與陛下皆為仁厚之人……這帝位一旦坐過,非是萬不得已經之下,又有幾人甘心放棄?”
……
之以是要將他們留下來,不過是充當過渡期的門麵,給那些方纔被動了‘大手術’的世家之人一些但願罷了。
聽完華歆幫劉曄敲完的‘邊鼓’,劉禪也是隨即滿臉笑容的獎飾起來,就連對劉曄的稱呼都從之前曹魏所封的‘侍中’變成了‘叔父’,與之前訪問陳群等人的不假辭色的確是天壤之彆。
“呃,現在大漢江山社稷已定,太上皇一心歸隱故鄉,不問世事,叔父是否有些過慮了?”
提及來,如果從血緣上來論,同為光武帝以後的劉曄與劉協兩人,其乾係那但是比中山靖王劉勝後代的劉備、劉禪父子要近多了。
“嗬嗬,叔父與孤皆為自家人,有何話直說便是,不必如此多禮!”
“哈哈,先前太上皇還曾言人非聖賢,叔父知錯能改,果不負我劉氏之姓也!”
“嗬嗬,自濡須一晤不過數年,劉侍中倒是日漸衰老啊!”
看著年不過堪堪五旬的劉曄,先前年過七旬都冇被其言老的劉禪,這一次倒是‘感慨’上了對方的春秋來。
作為光複鄴城、促使曹魏舉國投降的‘大功臣’,先前華歆、劉曄等‘叛逆派’在一眾‘抗戰派’麵前,那可都是以漢之功臣自視的。
“如何,讓太上皇說兩句就受不了了?大丈夫應敢做敢當,想想汝等當初之所作所為,莫非還不準太上皇說兩句出出氣?亦或是說,汝等是想以此為由,鐵了心要做逆曹之忠臣,不肯食漢粟了?”
虎牢關劉禪所居宅院外,在一眾涇渭清楚的曹魏降臣中,讓以華歆、劉曄為首的一眾‘叛逆派’冇想到的是,大夥一起來見劉禪,率先被召見的竟然是陳群、鐘繇這幾個‘抗戰派’的首級。
“哼,既然汝等並非因太上皇斥責之故,亦非不肯再食漢䘵,那這致仕之言便休要再提。汝等‘欠’了大漢多少年,現在自當更加了償之,以彌補汝等所犯錯誤……”
“下臣……下臣等謹殿下之命!”
……
就在劉曄與華歆方纔拜彆以後,方纔還笑意盈盈的劉禪,現在倒是滿臉的鄙夷之色。
“下臣昔日受殿下棒喝點醒,數年來心中對此常懷慚愧,故此老得快了些!”
但現在,一樣是因為在劉協這個太上皇麵前吃了癟來劉禪這裡‘上眼藥’,成果他們這些自視功臣的‘叛逆派’,倒是落在了‘抗戰派’的前麵,這讓他們頓時不由得非常難堪了起來。
提及來,雖說都是降臣,但降臣與降臣那也是不一樣的。
“啟稟殿下,子揚得殿下提點、幡然覺悟,常常嘗思報國之策。此次我大漢天軍兵臨鄴城,實為子揚首倡策應我我大漢天兵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