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百家姓(6)[第1頁/共5頁]

春秋時,齊國有大夫公孫彊,彊與強音近相通,其子孫後代遂有以強為姓。

【姓氏發源】

高洋,字子進,一名晉陽樂。南北朝期間北齊第一名天子,史稱齊文宣帝。

【名流】

春秋時有邾婁國(現山東鄒縣),厥後子孫有以婁為姓。二源於以邑名為姓。周武王滅商後,封東樓公於杞國。春秋時,楚國兼併杞國,東樓公的後嗣又食采於婁邑,遂以婁為姓。三源於鮮卑族複姓所改。南北朝北魏複姓匹婁氏、乙那婁氏,後隨魏孝文帝遷都定居洛陽後,改成婁姓。

【名流】

【姓氏發源】

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他的先人因世代庖理晉國文籍,以是以籍為姓。至秦漢之際,為避楚霸王項羽(名籍)的名諱,籍姓先人改姓語音附近的席姓。

唐叔虞的小兒子公明,受周康王封於賈國,人稱賈伯,是為周國附庸小國。後被晉國所滅,賈伯公明之後代遂以原國名賈為姓。二源於以邑名為姓。晉國滅賈後,此中後嗣一支,建立一個城邑稱賈邑。厥後以邑名為姓。

危全諷,字上諫,江西撫州南城人。聞名唐朝末期將領,處所盤據權勢領袖。

源於以丘作邱改。為避孔子(名丘)名諱,丘姓先人將丘加邑(阝)旁改寫成邱字。二源於以地名為姓。薑太公受封於齊國,定都於營丘(現山東臨淄),厥後遂有以丘為姓。三源於東漢時東胡彆支烏桓部落的丘氏。四源於南北朝時鮮卑族複姓丘敦氏,後隨魏孝文帝南遷中原定居洛陽後,改成邱姓。

【名流】

阮瑀,字元瑜,三國魏陳留(現河南陳留)人,漢魏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著有《為曹公作與孫權》《駕出北郭門行》,曾受學於蔡邕,蔡邕稱他為“奇才”。

麻秋,後趙太原胡人,官至征東將軍,脾氣暴戾、殘暴,人稱麻胡。古時,孩有哭泣,母親常連哄帶嚇地說,麻胡來了!哭聲便止。

顓頊後嗣邾武公,名夷父,字伯顏,人稱顏公,其子孫後代遂有以顏為姓。又有周公旦的後嗣受封於顏邑,其子孫後代有以顏為姓。

路淑媛,因貌美當選宋文帝後宮,生劉駿(孝武帝),拜為淑媛。宋孝武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後。因明帝幼失生母,被其扶養長大,明帝即位後,尊其為崇憲太後。

【姓氏發源】

【名流】

周文王時,有雕國,居其國者多姓雕氏,後簡以同音字刁為姓。二源於以技為姓。考工雕人以後,後改成刁姓。三源於以人名為姓。齊大夫童刁以後,戰國時有刁勃,漢有刁間。四源於春秋時齊國大夫豎刁以後。豎刁曾與管仲一起幫手齊桓公建立霸業。其後代子孫便以祖上名字為姓,成為刁姓。五源於改姓。春秋時齊國有貂勃,厥後有貂姓。古時刁、雕、貂三字音同字異,後皆改刁姓。

婁師德,字宗仁,唐鄭州原武(現河南原陽)人。唐高宗、武則天兩代大臣,武後時宰相,掌理朝政,事必恭親,雅量待人,任人唯賢。守邊塞要地三十年,諡號貞。

殷商王朝太師比乾,因進諫受死,其子堅,逃於長林。商紂被周武王滅後,堅受賜姓為林。二源於周平王庶子林開以後,厥後以林為姓。

夏圭,南宋傑出畫家。畫風蕭灑,糅合李唐、範寬與米芾的畫法,與馬遠並稱“馬夏”。又構圖多作半邊或一角之景,時稱“夏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