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百家姓(8)[第4頁/共5頁]
鄧禹,字仲華。曆任大司徒、右將軍、太傅,封高密侯。鄧禹曾助光武帝劉秀顛覆王莽,規複漢朝,功不成滅。
滑
榮廣,字天孫,漢朝魯國人。從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詩》,儘能傳其所學。
包鹹,東漢會稽人,少學魯詩、《論語》。後入宮教太子《論語》,官至大鴻臚。
春秋時,魏國三伉大夫以後,後子孫改寫為杭姓。二源於傳說大禹治水後,厥後嗣有受封於餘航國,即餘杭,厥先人改航為杭,後即有杭姓。
【姓氏發源】
【姓氏發源】
鄧
程嵇邢滑裴陸榮翁荀羊於惠甄麴家封
【名流】
【姓氏發源】
裴行儉,字守約,唐朝絳州聞喜人,名將,官至定襄道行軍大總管。
周成王姬誦封少子姬臻於單邑(今河南孟津),其子孫後代便以封地為氏。
春秋時魯國有諸邑,在諸邑仕進拿奉祿的公族大夫後遂以諸為姓的。二源於春秋越王勾踐的後嗣中有叫騶於諸,因反秦有功,受封為閩越王。後至漢朝被漢武帝滅後,厥先人遂以諸為姓。
【名流】
【名流】
【姓氏發源】
【名流】
惠施,宋國人,戰國時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等國結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尊齊為王,是合縱抗秦時最首要的構造人和支撐者。
陸
陸龜蒙,字魯望,唐朝長洲人,時隱居鬆江甫裡,又稱甫裡先生。自號江湖散人,或號天隨子。常與皮日休吟詩作畫,朝廷曾以高官征召他,也不去。
邢巒,字洪賓,北魏鄚縣人。曾任散騎常侍,兼尚書。後作戰有功,官至殿中尚書。
【姓氏發源】
榮姓的鼻祖,是黃帝座前的大臣榮將,或稱為榮援、榮猨。在《呂氏春秋》有記錄,傳聞榮授曾經奉黃帝之命,與伶倫共鑄十二鐘,以和五音,是中華民族音樂的鼻祖,也是榮先人尊為榮姓的得姓鼻祖。
石碏,春秋時衛國大夫。其子石厚與衛莊公之子州籲同行刺桓公,自主為君而不為民所擁,就教父親石碏為君之道。石碏假誘州籲及其子往陳國,通過陳桓公之手殺之,立公子晉為國君。時人皆讚其大義滅親。
【姓氏發源】
源於春秋時衛國大夫石碏以後。二源於昭武九姓之一(見何姓),石國故址在現烏茲彆克斯坦塔什乾一帶。三源於南北朝時鮮卑族複姓所改,烏石蘭氏進入中原後,改姓石。
當代有鬱國,春秋時為吳國大夫的封地,厥後子孫以鬱為姓。春秋時,魯國有鬱黃(鬱貢)為宰相,厥後子孫遂有鬱姓。
秦非子子孫受封於裴鄉為諸侯,厥後子孫遂以裴為姓。又春秋時,顓頊的後代受晉平公封於裴中(現陝西岐山),人稱裴君,厥後子孫遂有以裴為姓。
【名流】
洪
源於戰國期間楚國大夫申包胥以後,其子孫後代中有以包字為姓。二源於鮑姓先人,去魚旁所改。
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季於鄧國(現河南鄧州),世稱鄧侯。鄧國被楚國所滅後,其子孫遂以國名鄧為姓。因鄧姓為曼季後嗣,也說鄧姓源於曼姓。二源於五代南唐後主李煜第八子李從鎰,曾受封為鄧王。南唐亡後,厥後以父封地名鄧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