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回 屈伸之道[第1頁/共2頁]
王鐘呂俄然又想起一件事情,便對楊湛慎重說道:“金國吏治頗多因循我大宋之處,當年金使能夠個人出動,必定會有所記錄,你若去得其政事閣,必然能找出些蛛絲馬跡。”
隻是楊湛說的輕巧,卻不知王鐘呂這些年到處受製之苦,權臣當然不待見與他,而一乾公道官員也對其指指導點。
楊湛和花小巧皆聽得詫異,王鐘呂隨後便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本來方萬裡軍旅出身,彼時又戰事不竭,天然以為文人陳腐,於上陣殺敵無益,遂反對方庭芝與楊勝卿來往。但這位侍郎府的大蜜斯卻也擔當了其父倔強脾氣,既然拗不過家人定見,便來了個雙燕私奔。方萬裡天然大為惱火,何如生米煮成熟飯,他也不敢強拆一對璧人,但礙於顏麵他又不能公開認這門事情,便隻好暗中接過他們隱居在臨安城外。
“實在老夫這麼做也是為了避開權臣眼線的。”王鐘呂悄聲說道
王鐘呂稍後才問及裘光寒近況,楊湛亦將其一一說來,倒是聽得王鐘呂大難堪受。
楊湛因而將當年舊案細節再向王鐘呂扣問了一遍,所得卻也和鄭伯梁、裘光寒之言相差無幾。隻是王鐘呂與方萬裡素有友情,便在講完案情以後又向楊湛講起了他的平生為人,卻句句皆是讚佩話語。
楊湛前腳剛出王鐘呂府衙,這個身影便就從院外一角翻牆而入,一陣疾走後便找到真正後堂咀嚼糕點的王鐘呂。這個身影本欲取出利刃殺之,但隨即又轉念一想,便探出二指朝著桌上糕點奮力一射,這才吃緊拜彆。
隻是這麼一說完,王鐘呂便反應過來,楊湛是見了二人以後纔來找本身的,這才細細打量起他來。
但待楊湛將那一盒糕點呈上之時,王鐘呂更是幾度哽咽起來。
“王大人真是用心良苦,但既然你與贓官來往,又受其財物,豈不是落人把柄?”楊湛問道。
“想不到他平生勤政,暮年卻這般蕭涼。”王鐘呂沉默說道。
王鐘呂卻一臉無辜的笑道:“哈哈,鄭大人在朝中擺佈逢源,卻也該受這麼一回冤枉。”
“對了,楊少俠,乃父是姑蘇才子,故居就在城外青柏村,何不抽暇去看看?”王鐘呂細細說道。
楊湛聽得外祖是個忠義樸重之人,心中倒是又衝動又難受。王鐘呂能感遭到楊湛的表情,便轉開話題說道:“方侍郎實在也是個呆板之人,還差點因為這個呆板,而冇了楊湛你。”
王鐘呂的建議卻與早前幽冥穀主所言有曲意同工之妙,隻是楊湛之前一向得空北上,卻也就此擱置了。而此時姑蘇毗鄰邊疆,何不抽暇前去查探一番?
王鐘呂便搖點頭說道:“你並未進過宦海,天然不懂此中玄機。這些贓官背後盤根錯節,說不準還是權臣那邊的人,他們豈敢輕舉妄動?而我收贓官財物,剛好也令其以為我已出錯的和他們普通,天然不會盯的那麼緊。”
王鐘呂因而又探頭往外望了一眼,然後才說道:“這些年朝中局勢大變,複興以來力主抗金光複失地的官員皆被打壓,老夫雖不占邊選隊,但靖康之難後多與良將交換,遂被權臣視為主戰派,天然也冇少刻苦頭。若非少時與聖上陪讀的特彆乾係,隻怕早就步幾位大人後塵了。但老夫又見不得這些人遺禍朝堂,便開端假裝渾渾噩噩之態,公開裡與之鬥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