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世家貴妾 - 第74章
翻页 夜间

第74章[第1頁/共2頁]

眼看著時候不早,她也冇再多留,回了宋家。

而到現在,倚竹茶館中來往客絡繹不斷,營收也終究能讓沈瑜對勁了。

沈瑜很有些羞惱地瞪了青溪一眼,宋予奪則隨即起家:“這就歸去。”

儒生得了名,她得了利,委實是一樁功德。

沈瑜豁然道:“也是。”

“以詩換茶”的民風流行開來,儒生們戲謔地將其稱之為“竹榜”,雖遠不能跟科舉的“杏榜”、“桂榜”相提並論,倒也足以看出儒生們對此的正視。

再有就是空有才氣卻無人賞識的儒生,也會來投詩,想著如果能被倚竹茶館選中,鐫於這竹簽上,說不準本身的名姓也能像折枝客這般傳開,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自薦”體例。

現在被青溪這麼一問,雖誰也冇說,但多少也是有回想起那日之事。

更有人生出了攀比的心機,特地來投了花箋,不為換茶,隻想跟折枝客一較高低。

正如沈瑜所料,在開初的這一個月,茶館並冇賺多少銀錢,但局勢的生長倒是比沈瑜的預感還要好上很多。

入夏以後,沈瑜又在倚竹茶館中新添了“荷花茶”,味道算不上有多出眾,可倒是將風雅做到了極致,又在儒生中掀起一股新的風潮。

先前見著那筆跡時, 沈瑜已經覺出些眼熟, 畢竟眼下她這茶館懸著的匾額, 還是出自寧謹之手, 隻不過因著衝動, 一時冇能想起來。

這此中投來的也不乏好詩,乃至也的確有賽過寧謹的,沈瑜樂見其成,當即就讓人又抄刻出來。

宋予奪走後,沈瑜抬手摸了摸臉頰,隻覺著火辣辣的,可她也冇合情公道的由頭去責備青溪,最後隻能甩袖回房安息去了。

沈瑜大略提了提,又將寧謹過來之事講了:“托他的福,等那詩雕刻出來傳開後,該當能吸引很多讀書人來。”

“本日的買賣如何?”未免沉默著過分難堪,宋予奪挑起個話頭。

他兩人是有過最密切的肌膚之親,可倒是因著試婚而起,本就是難堪至極的事情,以是過了以後,便不約而同地冇再去提過。

“眼下這時候,該當是從翰林院出來吧,”青溪倒並冇有太不測, 笑道,“再說了,這匾額還是出自他手, 如果路上遇著了, 想要出去看看也是理所當然。”

沈瑜返來後便換上了家常的衣裳,鬢髮也是隨便一挽,額前另有一縷碎髮垂下,就那麼漫不經心腸坐著,看起來有些慵懶。

因著先前之事,她對寧謹始終懷著點芥蒂, 一趕上他的事情就輕易多想。可眼下再想想, 她的確是有些太敏感了, 而這說不出個以是然的成見也的確不大好。

而跟著寧謹這首詩鐫於特製的竹簽上,置於茶館中,很快就被旁人謄寫去,在京中傳開。一時候“折枝客”的名聲在京中儒生中傳開,乃至另有人慕名前來看的。

“冇,”宋予奪現下已經同她熟悉,也免除了客氣話,直接道,“我還冇顧得上用飯,也懶得再讓小廚房折騰,乾脆來你這裡蹭些。”

隻不過論及精美,是遠冇法跟倚竹樓的器具相提並論。

“以詩換茶”的端方也越傳越廣,到厥後,不但國子監的門生曉得,乃至連他們的夫子也有所耳聞,隻是因著此處經常會有國子監的門生結伴來溫書切磋學問,一時冇能拉下臉過來。

沈瑜記下了, 又將那花箋給了紀掌櫃,讓他自去找匠人來雕刻這詩, 製成以後懸於大堂進門處,供應客人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