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起步5[第2頁/共4頁]
由此可見,作為耗損品的棉布,在這一期間,是一個有著大範圍發賣市場的脫銷產品。
因為不竭地提高推行,鬆江棉紡織業日趨昌隆,產量越來越高,質量越來越好,鬆江棉布在天下名譽鵲起,葉夢珠《閱世編》中說:“吾邑地產木棉,行於浙西諸郡,紡織成布,衣被天下”。《鬆江府誌》載:鬆江人“俗務紡織,他技未幾”,所織的精線綾、三梭布、綾紗方巾、剪絨毯“皆天下第一”,“吾鄉所出皆切合用,如綾、布二物,衣被天下,雖蘇杭不及也”。
甚麼是產業國度,產業國度和農業國度之間的差異有多大。對於這個題目,能夠寫出幾十萬字的論文來,那還隻是純真的解釋產業社會和農業社會的一些根基觀點。在王書輝看來,產業國度和農業國度之間的差異,最直接詳細的表現就是,產業國度賣甚麼都贏利,農業國度買甚麼都賠錢。
當代社會的白棉布1。5米寬的每米售價8元到14元。那麼相稱於明朝一匹布的麵積的1。5米寬的當代布是4。52米。按每米8到14元,明朝一匹布麵積的當代布,總售價是36到63元。如果把當代賣一匹初級棉布掙到的一兩銀子,拿到當代出售獲得117元的話,本身最多才氣賺80塊錢擺佈。
實際上,農業國和產業國之間的辨彆就是這麼簡樸。產業國通過自在手腕或者軍事威脅手腕,和農業國之間展開貿易。不管如何,在機器化大出產的環境下,產業製成品的本錢都要比農業社會的手工產品的本錢低的多的多。以是產業國賣甚麼都便宜,賣甚麼都贏利。而農業國不管再如何看起來獲得了實際上的好處,買到更多便宜的商品,但是在貿易過程中,農業都城在不竭地失血,本國的相乾財產被毀滅性打擊,從國度團體角度上持續的被減弱。
隻舉一個簡樸的例子。王書輝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在論壇裡的一個點子。一小我能夠在當代社會和當代之間來回穿越,純真的依托倒賣蠟燭就能贏利。王書輝當時看了這個點子以後,直接就到四周的超市裡扣問蠟燭的代價,得知一塊錢能夠買兩根蠟燭,如果買的量大的話,能夠降到一塊錢三根的程度上。王書輝就針對在兩個時空倒賣蠟燭,停止了一個簡樸的推論。
117塊錢減去50塊錢的本錢。這麼一倒一賣,淨利潤67塊錢。而在實際上,當代的蠟燭底子不成能這麼便宜。但即便遵循這類便宜體例停止傾銷,另有著龐大的利潤空間。究竟上,如果直接從工廠采辦的話,蠟燭的進貨價還能夠更便宜。
看來,還是當代的銀子在當代花,當代的錢在當代花,中間用寶石、玉器、古玩、木料等當代罕見的東西轉化代價的體例,纔是最合算的體例。即便是賣蠟燭,這個彆例也能包管買賣過程的暴利。
王書輝冇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內心總結起經驗來。看來今後不能如許老是把設法藏在內心了。那種老是有是所顧忌的設法必然要拋開了。展開事情之前,必然要把本身的設法和詳細的履行人先容清楚才行。不然老是如許的話,履行人不曉得事情目標,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能被變更起來,實在太遲誤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