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庶子奪唐 - 第八章 鞠文泰
翻页 夜间

第八章 鞠文泰[第1頁/共2頁]

西突厥能走,但鞠文泰卻走不得,因為鞠文泰之以是能在西域安身,靠的就是這高昌二十一城,他的產業也都在這裡,他如果棄城而逃便就一無統統,與喪家之犬無異了。

高昌國乃前車師前王之庭,後漢戍己校尉故地,有四郡十八縣二十一城,因自漢時便曾為漢統統,故而此處不乏漢人定居,是為胡漢糅合之地,各色人等皆有,漢人胡化,胡人漢化。

鞠智盛想都不想,當即回道:“天然不成,如果降唐,我們的了局又與頡利、夷男何異?”

因為在鞠文泰看來,大漠飛鳥難渡,況乎唐軍,並且就算唐軍損兵折將度過了大漠,也已是強弩之末,不堪一擊了,故而當鞠文泰得知侯君集雄師全渡大漠,已至柳穀的動靜時也是驚懼萬分,他這一次才真正看到了大唐要滅他的決計。

鞠文泰並未直接回康盛的話,而是先對身邊的宗子鞠智盛問道:“西突厥的救兵可曾到了?”

細心說來,侯君集能有本日的權位,倒也並非儘是因昔年玄武門之功,侯君集此人隨李靖學兵法數載,倒也有所成,起碼在行軍和治軍一道頗得章法。

跟著劉仁軌的到來,李恪身上的擔子也輕了很多,不必每日再盯著河東方向送來的文書,轉而更多地去存眷吐蕃和朝堂之事。

鞠智盛之言入耳,鞠文泰緩緩地點了點頭,大唐不計前嫌,虐待俘虜是真,且看暮年降於大唐的那些突厥將領便能曉得,當年為階下囚的阿史那思摩、執失思力等人俱已為朝中大將,繁華還是。

鞠文泰對康盛問道:“王城的糧草可還充沛,夠幾月之用?”

康盛照實回道:“尚還充沛,充足滿城人三四月用度了。”

論兵力高昌千萬不是唐軍的敵手,以是早在侯君集還未到柳穀的時候便已經命使者先來高昌,招降各城,眼下鞠文泰三人商討的恰是此事。

鞠智盛也道:“阿塔說的是,我們三座主城另有三萬人馬,糧草充分,隻要坐守城池,唐軍能奈我何,隻要撐過兩個月,待唐軍糧草不濟,天然會退兵。”

“大王,唐軍已過柳穀,唐軍主帥侯君集命人前來招降,大王還是儘快拿個主張纔是。”令尹康盛坐在鞠文泰的身前,手中拿著侯君集命人送來的招降書,對鞠文泰道。

高昌因不乏漢人,故而王廷高低官職漢化極重,仿丞相,置令尹;仿黃門,置中郎;仿六部,置八部,高度效仿漢人朝廷。

在高昌更有三大抵城,王城高昌,前王城交河,校尉城地步,這三處城池合計屯兵兩萬餘,算是高昌的親信之地。

但是若要伶仃麵對唐軍,鞠文泰又是冇有甚麼底氣的,想了想,又對鞠智盛問道:“你覺得此事如何,當否降唐。”

“混賬!竟敢欺詐於我。”鞠文泰咬了咬,狠狠地拍了拍本身的大腿,怒罵道。

劉仁軌在縣中為官十餘載,也算是起於州部,對衙中各項事件天然極是熟稔,很多事情不必李恪多言,劉仁軌早就意在言先。

高昌城,王廷。

李恪立嫡,陣容大漲,但李恪始終是天子三子,非是嫡長,李承乾不廢,李恪就冇有入主東宮的機遇,而李承乾固然小錯連連,風評漸差,但卻始終未犯甚麼大錯,也始終冇有叫李世民能夠下定廢黜重立的決計。

鞠智盛搖了點頭道:“西突厥那邊已經不見蹤跡,幾番遣人都聯絡不上,隻怕是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