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1頁/共2頁]
當然,在這道房當中李恪還瞧見了一個熟人,那便是棲雲道長的嫡傳弟子袁天罡。
“既非人間人,何問人間事?”
“觀中後輩不識貴妃與楚王尊駕,攔於門外,多有失禮之處,還請勿怪。”李恪和楊妃被領進了內院,方纔坐定,棲雲道長便對楊妃和李恪唱了個道號,賠罪道。
至於其他的,李恪明顯是不敢儘信的。
李恪和袁天罡有過兩麵之緣,一是八年前在這玄都觀中,二便是今歲初在甘露殿上,李恪記性不差,天然一眼就認了出來。
棲雲道長自楊妃的手中接過字條,大抵地掃視了一眼,神情先是一陣訝異,而後凝重,彷彿看到了甚麼詫異之事。
棲雲道長說李恪自有天命,又有漫天星宿庇佑,在旁人挺好天然是好話,故而楊妃也有此一言。
如果說方纔李恪還對棲雲道長所言存疑的話,當棲雲道長這十個字傳入李恪耳中時,李恪的心頭被猛地動了一下。
這道房裡的安插比李恪本來想的要簡樸地多,棲雲道長身為大唐國師,為太上皇李淵所恭敬,在李恪想來這棲雲道長的道房想必也該是非常厚重華貴的,可李恪冇想到,大唐國師、玄都觀主棲雲道長的道房竟如此簡樸。
楊妃展顏一笑,對李恪道:“如此便好,娘也就寬解了。”
不過李恪不管心中怎想,還是道:“小子李恪多謝真人吉言,來日如有機遇,在向真人就教。”
楊妃說著,從袖中取出了一張字條,遞到了棲雲道長的手邊。
棲雲道長頓了頓,壓下了心中的訝異,半晌後才笑道:“殿下結婚,這是功德啊。”
這棲雲道長總給李恪一種非常奇特的感受,彷彿能看破他的內心普通,這類感受是旁人從未給過李恪的,這類感受也叫李恪非常不適和不安,這道房他是待不下去了。
李恪是如何來的,甚麼秘聞,李恪本身再清楚不過了,李恪看著棲雲道長道長這般模樣,也不知他是真的看出了甚麼,還是在裝模作樣,心中也頗不平穩。
楊妃和棲雲道長正在會晤酬酢,一旁的李恪擺佈無事,便打量起了這道房裡的安插。
楊妃道:“真人飄然物外,非是官家人,此事本不該勞煩真人。隻是恪兒之命乃玄都觀所救,這吉期非真人不成算之,還望真人勿怪冒昧纔好。”
李恪起家告彆後,便徑直出了玄都觀。
何謂本有天命,何謂漫天星宿庇佑,突厥狼穀、定襄城下,另有獵虎的昆明池邊,等等等等,多少次,李恪幾乎丟了性命,當時怎的就不見漫天星宿來庇佑他?
說完,李恪欠身表示,而後站了起來。
門口是一扇年久木門,緩緩推開時還會帶出一陣令人牙酸的“吱呀”聲,在進門的正中,抬眼望去,是一麵漆色班駁的白牆,牆上掛著則是一幅看著有些古舊的太極陰陽圖,除此以外,便隻要三五草蒲,一副白瓷茶壺,再無他物。
棲雲道長的話雖難以聽地透辟,但明顯不是惡語,而棲雲道長對李恪也並無歹意,李恪和楊妃都放下了已經提到嗓子眼的心。
公然,聽了楊妃的話,棲雲道長和一旁的袁天罡相互對視了一眼,彷彿也恰是印證了方纔棲雲道長所言。
楊妃笑道:“我兒已與應國公武家之女議親,納采、問名之禮已過,眼下正行納吉之禮,宗正寺的意義是由太史局來行納吉之禮,但我覺得真人道法高深,當世罕見,故想勞煩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