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1頁/共2頁]
李世民看著李恪的模樣,接著問道:“與你同去的可另有旁人?”
李世民問道:“你也去了?”
李恪把手中的奏摺丟到了李恪的手中,對李恪道:“你私帶長樂和高陽出宮,真當朕便一無所知,任由你欺瞞嗎?”
李恪的身子微微一顫,眼中透暴露惶恐之色,硬著頭皮道:“阿爹問的俄然,恪兒不知阿爹之意。”
李世民又看了李恪一眼,問道:“真的隻要王府侍婢嗎?”
就在李世民神采稍稍和緩的時候,長孫皇後也順勢道:“楚王帶長樂出宮散心本就不是甚麼大事,陛下說了兩句也就是了,還望陛下勿要窮究,以免壞了他們兄妹之情。”
實在說來李恪不是旁人,乃是長樂之兄,長樂如果雖旁人出宮,抑或是擅自出宮都算得上是罪惡,有損名聲,但李恪倒是他的兄長,兄長帶著妹子出去散散心,能是多大的事情?
【領現金紅包】看書便可領現金!存眷微信.公家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李世民回道:“虎頭他私行帶長樂和高陽出宮,現在遭禦史彈劾,朕正在怒斥他。”
李世民聽得李恪本身攬下的統統的罪惡,不肯李世民觸怒小妹,李世民本來的肝火反倒消了很多。
可跟著長樂漸漸長大,本該是活潑的年紀,卻因為久在宮中而便得更加地沉悶,長樂不樂,李世民也是不肯看到的,而李恪的企圖本也是和睦兄妹。
李世民聽了長樂公主的話,本來還帶著些怒意的臉上竟浮起了一絲暖色。
聽著李恪的話,李世民的肝火又消下去很多。
李世民見長孫皇掉隊了書房,忙道:“觀音婢,你有孕在身,不在內殿養胎,怎的到書房來了。”
李恪分開虞國公府不到半個時候,禦史台彈劾李恪私帶公主出宮的摺子已經進了宮,李世民閱之生怒,當即召見李恪,而又過了半個時候,李恪方纔回府換衣畢,李世民傳見李恪的口諭已經送到了楚王府。
手足和睦,這恰是李世民最想要看到的。
李恪接過李世民扔過來的奏摺,不安地緩緩翻開,隻一眼,神采便一片煞白,俄然跪地請罪道:“兒臣有罪,兒臣不該欺瞞父皇,然此事皆因兒臣一人而起,與兩位妹子無關,還望父皇隻懲罰兒臣一人,勿要怒及長樂和高陽。”
李恪彷彿非常惶恐,就連口中對李世民的稱呼都變了。
參劾之事本就是李恪本身一手策劃,他天然曉得李世民傳他入宮的目標,不過李恪為防李世民起疑,還是故作一副全然不知的模樣。
李世民對李恪道:“念在皇後討情,你兄妹二人手足情深,朕此次就不懲罰你二人了。”
“謝父皇。”李恪和長樂的臉上都暴露了笑意,俯身拜道。
而聞風奏事,本就是監察禦史之責,故監察禦史雖隻為八品末官,但清貴非常,行事百無忌諱,隻要其奏本一遞,朝中百官,不管凹凸,不管貴賤,都可列此中,就連皇子也不例外。
李恪自知李世民的意義,不過還是回道:“現在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上元佳節的燈會自是熱烈非常。”
李恪的反應有些惶恐,但隨即還是對峙道:“隻要兒臣和府內侍婢。”
當李恪備馬進宮,到了李世民召見的甘露殿時,李世民正端坐書房以內。
李世民眼睛瞟了一眼李恪,拍了鼓掌中的奏摺,問道:“昨夜上元燈會,可還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