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拒親[第1頁/共2頁]
李世民對一旁的李恪問道:“吐蕃使臣之意,太子覺得如何?”
鬆讚乾布這但是專門對於丈人的手腕,先借其勢,而後待機會成熟則先滅其家,再奪其國,如許的人還能娶大唐公主嗎?李世民還敢嫁宗室女嗎?
李世民聞言,臉上暴露了獵奇之色,對李恪問道:“竟另有此事?光胄王既不肯嫁,為何厥後又嫁了呢?”
李恪和李世民一問一答地說著,殿中的祿東讚已經汗流浹背,他不曉得,為何一個本該日理萬機的大唐太子為何會對吐蕃如此熟諳,把鬆讚乾布和吐蕃的事情查了個底掉。
李世民討厭道:“你先回吧,和親臨時擱置,你搶先返國問清鬆讚乾布,他是想娶我大唐公主,還是想取我大唐社稷。”
李恪回道:“鬆讚乾布娶尺尊公主後,於次年再度發兵南下,兵逼王城,迫降了光胄王,現在的泥波羅已是吐蕃屬國,稱臣進貢。”
祿東讚回道:“去歲因和親而動兵器,乃是讚普受奸人調撥,我吐蕃絕無挑釁大唐之意,還望陛下明察。至於求娶公主,我吐蕃高低傾慕大唐已久,若能娶得大唐公主實為我吐蕃舉國之幸事,故而外臣奉讚普之命再拜大唐。”
大唐君臣的脾氣祿東讚已經摸了清楚,現在的大唐已經不再是立國之初的大唐了,現在的大唐國力強大,傲視天下,威脅之路必是走不通的,這隻會更加激起大唐的肝火。他們想要得償所願,娶回大唐公主,獨一的體例就是儘能夠地放低姿勢,拿出本身的誠意。
祿東讚道:“恰是如此,外臣等視大唐公主如珍寶,豈能逼娶,隻能以誠意動之。此番蔽國若能求得公主,我吐蕃高低必舉國歡娛,就是外臣也覺著與有榮焉。”
祿東讚見狀,也知本身方纔心急之下舉止有些不當,忙伏地請罪道:“外臣不敢,望陛下恕罪。”
這些事本就都是真相,祿東讚不敢當著李世民的麵扯謊,隻得道:“讚普和我吐蕃待大唐之意彼蒼可見,絕無子虛,還望陛下明鑒呐。”
有祿東讚這句話,李世民已經曉得了答案,鬆讚乾布這那裡是想娶大唐公主,清楚就是看上了大唐富強和富庶,欲故伎重施罷了。
當初薛延陀夷男可汗為了迎娶大唐公主,不顧李世民獅子大開口地索要聘禮,不遠萬裡,勞民傷財,這便是明證。
不過大唐畢竟不是泥波羅,李世民更不是光胄王,吐蕃二十萬雄師兵列西南,等來的不是大唐公主,而是大唐的精銳禁軍,幾番比武後吐蕃人自知難敵,便灰溜溜地逃回了吐蕃。
李世民聽著李恪的話,已經明白了李恪的意義,去歲吐蕃和親遭拒,也一樣陳兵鬆洲,欲逼娶大唐公主,乃至一度放言雄師此來就是為了迎娶公主,如果公主不至,必不退兵。
往年的薛延陀如此,明天的吐蕃也是一樣,吐蕃讚普鬆讚乾布和祿東讚一樣傾慕大唐繁華,對於迎娶大唐公主天然也是渴求已久。
祿東讚應道:“外臣領命。”
李恪話音一落,李世民輕哼了出來,語氣中對吐蕃的不滿已經極重了。
公然,正如祿東讚所擔憂的那般,李恪並未直接回李世民的話,而是對李世民反問道:“父皇可知泥波羅國名?”
李世民看著殿中戰戰兢兢的祿東讚,冷聲問道:“太子所言但是真的?”
但這還冇完,李恪又接著道:“父皇許還不知,這位尺尊公主隻是其一,鬆讚乾布另有一側室作蒙薩妃,乃是鬆讚乾布初登吐蕃讚普之位不久時所納,為的是獲得鄰邦蒙薩的支撐,可現在時過境遷,鬆讚乾布已穩坐讚普之位,這個蒙薩國也早已歸入了吐蕃版圖,不複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