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庶子奪唐 - 第九章 遼東亂起
翻页 夜间

第九章 遼東亂起[第1頁/共3頁]

高句麗其國,論國力遠不及昔日之突厥,亦是薛延陀之下,乃至比起吐穀渾也不見好處,但高句麗有一個奇特的好處那就是高句麗的位置和藹候。

李績之言一出,隨後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也出列道:“末將附議英國公所言,新羅乃我大唐藩屬,對我大唐最是恭敬,此番無端被伐,如果我大唐不出兵庇護,主持遼東局麵,大家覺得我大唐可欺,今後誰還會服我大唐?”

太極宮,甘露殿。

“啟稟陛下,高句麗淵蓋蘇文擅動兵器,先殺高句麗王,後攻新羅國,冷視我大唐天威,依該當伐,興仁義之師,護庇藩屬。”大殿當中群情激奮,兵部尚書李績搶先出列道。

分歧於吐蕃的高原,高句麗地處遼東,氣候酷寒,且屏壁連連,多有堅城,欲取高句麗,如果不能在短時候內儘得全功,拖得時候久了,遼東酷寒,行軍不易,就是糧草也難維繼。

李世民的脾氣看似寬和,常能聽得進麾下臣子的話,更有容人雅量,是帝王中極少見的,但實際上李世民的骨子也是一個剛強的人,如果他認定的事情便鮮少還會更易的。

淵蓋蘇文乃前高句麗權臣淵太祚之子,他自幼便就自視甚高,曾看著父輩們三敗前隋,在他的眼中,中原王朝並非崇高不成侵犯,故而纔敢如此猖獗。

李世民聞得此言,當著朝中百官的麵,便說出了一句叫世人始料未及的話來。

東征之事李世民早有料想,此事一旦在朝中提出,就必然會有人反對,李世民看著很多出列反對此戰的官員,不置可否,轉而對李靖問道:“藥師覺得如何?”

大唐的措置可謂仁德刻薄,但高句麗或者說是淵蓋蘇文卻孤負了大唐和李世民的仁德,就在貞觀十七年初,淵蓋蘇文竟結合百濟強攻同為大唐藩屬的新羅,再一次公開挑釁大唐和天可汗李世民的權威。

在前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兵敗,而後大唐立國,在大唐立國的前二十年裡,這三國對大唐都伏表稱臣,還算恭敬,但就在貞觀十六年時卻生出了亂子來。

高句麗乃大唐藩屬之國,凡高句麗王俱為大唐禦旨冊封過的,淵蓋蘇文殺高句麗王,另立新王而不問大唐,無異於就算在挑釁大唐的權威。

李績是兵部尚書,薛萬徹是禁軍大將,他們倆所言幾近也代表了大部分軍方將領的意義,此事如果擱在以往,那必定是毫無疑問地要出兵撻伐高句麗,乃至滅其鼎祚的,但此事特彆就特彆在高句麗這個國度的身上,因為隋亡的前車之鑒還曆曆在目,大唐百官不得不謹慎謹慎。

李靖也曉得李世民的意義,其實在李靖本身看來,高句麗雖占有天時,但也絕非不成克服。

但李績和薛萬徹之言才落,刑部尚書張亮便趕緊出列道:“啟稟陛下,高句麗位處東北,相距長安數千裡之遙,糧食供應不易,且遼東乃苦寒之地,多有堅城,攻之不易,如果冒然撻伐,恐怕不當,還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道:“前隋之敗,不在於兵,而在於帥,煬帝不善治軍,豈能為帥,故為保此次東征萬全,朕決定禦駕親征!”

新羅為大唐藩屬,以天可汗李世民為君,受李世民冊封,也是半島三國中對大唐最是恭敬的,如果說此前淵蓋蘇文廢君新立還是國政,李世民還能謙讓的話,那高句麗結合百濟討伐新羅就是直接擺盪大唐對遼東及半島地區的統治了,李世民豈能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