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1頁/共2頁]
裴行儉之言倒是恰是李恪下懷,李恪先是不出張揚,對裴行儉道:“守約兄氣度不凡,又不乏才略,遲早必成大器,何必急於一時。”
裴公子看著李恪一身華服,麵帶貴氣,說話間又帶著幾分關中口音,明顯不是河東人士,而李恪身邊的武媚娘姿容絕美,固然幼年,但舉止間卻雍容得宜,也毫不是平凡人家的夫人,這個伴計口中的外埠人多數就是他們了。
而這位裴公子出身世家,又能入李恪之眼,天然也不會是平常之輩,眼力見還是有的。
李恪聞言,道:“守約自輕了,守約幼年,眼下雖還在鄉裡,但依鄙人看來,守約絕非平常之輩,遲早必成大器,何必嗟歎這一時之困。”
裴公子聽得李恪所言,問道:“哦?聽著公子所言,彷彿對我裴家還非常熟諳了。”
不過李恪稍稍一頓,半晌以後便隱去了臉上的錯愕之色,拱了拱手,對裴行儉道:“本來守約竟是名將以後,鄙人失敬了。”
李恪先問裴公子家世,這位裴公子會問李恪的姓名也在李恪料想當中,李恪也有籌辦,這位裴公子的身份不明,李恪也不肯隨便透露身份,因而回道:“鄙人楚恪,自關中而來。”
裴行儉的眼中儘是自傲的神采,對李恪道:“我雖是知名之輩,但自問還懂些兵道,楚王殿下用兵很有章法,馳名將之風,身邊又有老將曹國公李績幫手,隻要不生大變,大唐必勝。”
李恪抬了抬手道:“裴公子請。”
交換好書,存眷vx公家號.【書友大本營】。現在存眷,可領現金紅包!
裴行儉點了點頭道:“鄙人恰是,鄙人才略陋劣,汙了父兄英名,叫楚兄見笑了。”
太原說大,也不大,擺佈不過那些人家,凡是太原地界的世家嫡派後輩他大多是見過的,可卻冇有一人能如李恪這般氣度的,裴公子對李恪天然也有幾分獵奇。
“多謝。”裴公子拱了拱手,坐了下來。
裴行儉看著李恪,笑道:“看楚兄姿容俊偉,也不似池中之物,聽著楚兄所言,更是如此,想必楚兄此番北上也是胸懷壯誌了。”
李恪口中的河東公便是裴仁基,絳郡公便是裴行儼,二者俱是隋末名將,特彆是裴行儼更號萬人敵,當世罕見。
李恪聽著裴行儉的話,倒也冇急著回話,而是問道:“守約兄覺得楚王必勝,來日北伐當可建功?”
可這也隻是裴行儉本身的測度罷了,畢竟裴行儉與李恪同年,不過一十七歲,現在的裴行儉還隻是個寂寂知名之輩,他哪曉得李恪早就將他的名字記在了心上。
李恪所言雖是隨口一說,但倒也不是胡編亂造,李恪祖父李淵與開元元宿魏國公裴寂訂交莫逆,而裴寂便是出自聞喜裴氏西眷房。
李恪和武媚娘同桌,隨性的保護女眷都在旁桌,故而李恪的這一桌上隻要兩人,天然也就空了兩個位置出來。
裴行儉,盛唐名帥,號儒將之雄,師承蘇定方,文韜武略,真正的上馬統軍,上馬治民的國士之才,大唐第一個同時掌禮部尚書和右衛大將軍文武兩職的重臣。如許的人劈麵,李恪怎會不知。
聞喜裴氏總計五房,號為定著五房,一曰西眷裴,二曰洗馬裴,三曰南來吳裴,四曰中眷裴,五曰東眷裴,支係富強。
裴行儼擺了擺手笑道:“楚兄此來,想必是家中已經為楚兄安設好官職了吧,鄙人尚是一介白身,又無良機,談何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