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雍王[第1頁/共2頁]
王爵四貴,秦、楚、晉、齊,此中以秦王為首,秦王所封便在雍州,而雍王亦是如此,雍王固然不在四貴之列,但一樣有著極其奇特的意義。
段延芳所言真正叫百官駭怪的是雍王的爵位,雍王所封便在雍州,如果擱在西晉,西晉定都洛陽,雍王隻是二流王號罷了,天子諸子誰封都能夠。
段延芳回道:“當易爵雍王,拜雍州牧,如此方可見陛下於文事之重,魏王之功。”
秘書丞,官正五品,在朝中也算是個閒職,實在秘書省不止是秘書丞一人是閒職,秘書省掌藏書與編校,全部秘書省高低都非常安逸,在朝中幾近冇有甚麼存在感,不止比不了三省六部,就連九寺五監都及不上,特彆還是碰到了李世民這般尚武的君王。
李世民本來正在興頭上,如果成心冊封早就冊封了,所為來日再議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
一時候,本來譽滿朝堂的李泰獻書一事反倒成了爭端,就連坐上殿上的李世民看了麵前的一幕,心中也不免有些擔憂。
岑文字是太子少師,更是李恪的授業恩師,天然是護著李恪的,段延芳建議奉李泰為雍王但是威脅到了李恪的儲位,身為人師,岑文字站出來為李恪說話並無不當。
“啟稟陛下,魏王此書,乃功於當代,利於千秋之事,平常恩賜豈能顯魏王之功。”段延芳出列,對李世民道。
段延芳官拜秘書丞,李泰的《括地誌》將來就是要放在秘書省中收藏,錄備本並留傳於後代的,段延芳出來講這個話倒也符合道理。
李世民一開口,一時候很多人都齊齊說了話,有建議改封李泰為楚王的,畢竟楚王在四貴之列,又是太子李恪此前的冊封,是要尊於魏王的;也有給李泰加官的,加為太尉,位列三公;更有賞銀錢、賜封地的更是不堪其數,直到秘書丞段延芳的呈現,卻一下子叫全部朝堂溫馨了下來。
李恪聽著李世民的話,出列回道:“兒臣覺得此事乾係嚴峻,不成急於一時,在眼下會商此事時候過分倉促,也反麵時宜,此事可來日再議。”
李泰想要站出來解釋,可他如果此時站出來解釋的話不免就有越描越黑的懷疑,就在李泰擺佈兩難的時候,李世民思慮了半晌,終究開了口。
當著天下人的麵,李世民並未叫李泰尷尬,而是對李恪問道:“此事太子覺得如何?”
段延芳之言一出,除了那些對大唐官職不知就裡的外邦使節還在看著熱烈外,朝中的百官中已經有很多麵露驚奇之色了。
段延芳出自隴右門閥天水段氏,而關隴門閥又一貫和李恪反麵,有了此前李泰結合關隴門閥對於李恪的事情在前,在李世民想來,段延芳此舉不免就有李泰在背後教唆的意義了。
有了岑文字打頭,這一次不止是馬周和王玄策等李恪親信了,就連太子左庶子於誌寧都看不下去,出列為李恪張目。
李世民曾以秦王、雍州牧入主東宮,而如果拜李泰為雍王、雍州牧,那與李世民又有何異?這不是在擺盪李恪的太子之位嗎?
而李泰為魏王多年,一貫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以往李承乾為太子時如此,現在李恪為太子時更是如此,他想要甚麼東西可謂滿朝皆知,不過天然是誰也不會此時出麵為他張目標。
大唐立國二十餘載,除了追封已故多年的李淵叔父李繪外,從無再封雍王的先例,並非冇有這個封號,而是不能封,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