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庶子奪唐 - 第三章 奏對
翻页 夜间

第三章 奏對[第1頁/共2頁]

關隴門閥之式微原是五十年後,武則天稱帝,大肆屠刀,大興科舉,汲引庶族以後的事情,但現在因為李恪在,這把屠刀要舉地更早些了。

李世民的臉上暴露一絲自傲的笑意,張手對李恪道:“朕雖非大唐高祖,但亦是建國天子,大唐江山半出我手,大唐軍中高低,不管將帥,皆以朕之皇命馬首是瞻。你英果類我,也是少年參軍,軍功赫赫,在軍中聲望極高,莫非我們父子還會怕了關隴門閥不成?”

李世民接著問道:“那為何朕不調他去鬆洲,而偏倒是涼州呢?”

唐史之上的李世民,在位期間並未曾大動過關隴門閥的權勢,既是因為機會尚未成熟,大唐表裡交戰還需仰其力,更首要的還是因為李世民的太子人選。

李世民點了點頭:“蘇定方是你汲引上來的,你去送送他也好,正可敲山震虎。”

一報酬雄主,便可改天換地,父子俱為英主,另有何不成為?不敢為?

若無李恪,繼位為大唐太子的本該是晉王李治,但李治脾氣文弱,不精武事,多數壓不住關隴門閥,李世民怕身後生亂,天然不敢輕動。

李恪看著李世民,道:“兒臣不知父皇之意。”

但現在分歧了,現在有李恪為太子,李恪少年參軍,行伍出身,不弱李世民,就算將來李世民不在了,李恪一樣鎮得住朝局,李世民冇了後顧之憂,天然就敢脫手了。

李恪聽著李世民的話,彷彿刹時明白了李世民在此時就動關隴門閥的原因和底氣。

自百餘年間,凡都於長安的朝廷立國,多賴關隴門閥的攙扶,西魏如此,北周如此,前隋如此,大唐亦如此,但一樣的,西魏、北周和前隋的亡國一樣離不開關隴門閥權勢的培植。

李恪道:“那待蘇定方西行之官之時,可要兒臣出麵相送?”

能夠說,這百餘年間,關隴門閥便是主導天下走勢的首要推手之一,鞭策著風雲變幻,改朝換代,而有如許的一股權勢在,李世民又怎會安生。

正如武媚娘所言,李世民此舉是成心由東宮出麵打壓關隴門閥,並且此事乾係嚴峻,出不得不對,故而李世民並冇有瞞著李恪的意義。

關隴門閥之強,絕非幾載間便可減弱,為製止重走前隋老路,更不成下猛藥,隻能緩緩圖之,這是需求二十載,三十載,乃至數代帝王的心力,纔可成事,而現在,連遭變故的李世民明顯心力不及往年,成心將此事再交由年富力強的太子李恪去做了。

李恪聞言,“恍然大悟”道:“本來如此,關隴、河西一帶軍府少有河北人任折衝校尉、都督等要職的,父皇此番命蘇定方前去,原是成心敲打關隴門閥,隻是...”

如果讓武媚娘定奪邊州戰事,武媚娘也許有些畏首畏尾,遲疑不定,乃至端不清輕重,但對處所門閥,朝中重臣間的勾心鬥角卻能說地頭頭是道,李恪都遠不及他。

李世民道:“為父調蘇定方赴涼州,防備吐蕃隻是其一,更有藉此摸索、打壓關隴門閥的意義,關隴門閥掌權太久,太重,若不早作節製,遲早必生亂子。”

李世民笑道:“不錯,確是不錯,你能看到這一步,也算是眼界和武略都是極佳了。實在若非論身份,你纔是安定吐蕃的最好人選,但你身為太子,自當坐鎮長安,也不成外鎮。”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存眷vx公家【書友大本營】便可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