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拜師[第1頁/共2頁]
“弟子李恪,拜見岑師。”
岑文字家道殷實,此番隨李孝恭進京述職,一入長安城便著家人在長安城購買了宅院。
李恪聽了岑文字的話,一臉正色道:“本日李恪是來拜師的,自古以來拜師向來都是持六禮束脩,立學求道,哪有詔師入門的事理,先生難道折煞李恪。”
岑文字起家,對李恪道:“殿下若要讀書,固然遣人來傳便是,何必親身來一趟,實在叫下官受寵若驚。”
院子不大,比起李恪在東宮所居之宜春殿天然相去甚遠,但岑文字拖家帶口也不過十餘人,住的倒也寬廣。
“胡塗,此乃蜀王殿下。”
李世民的聖旨上寫的明顯白白,冊封岑文字為蜀王府長史,代授蜀王課業,字裡行間並未有半字提及師徒,本日李恪俄然前來拜師,天然出乎岑文字料想。
“家仆眼拙,不識殿下身份,還望殿下恕罪。”岑文字走到李恪的跟前,俯身拜道。
他眼下不過一個秘書郎,掌秘書省文籍校讎,並無半點實權,在朝堂之上也幫不到他甚麼,要說李恪欲拉攏與他,一個正四品的蜀王府長史便該足矣,李恪又何需求廢這個勁,拜他為師?
岑府家仆引著李恪到了正廳坐下,隨即為李恪奉上了一杯香茶,便安排李恪在此稍後,本身去後院的書房向岑文字稟告去了。
“春秋何貴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霸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星見,黃龍下;王不正,則上變天,賊氣並見...”
岑文字的讀書聲約摸持續了半炷香的工夫,待此卷讀完,岑府的家仆終究走上前去,向岑文字稟告了李恪來訪之事。
岑文字聞言,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書籍,一邊說著,一邊出了書房的門。
李恪在正廳中端坐,耳邊模糊傳來一陣輕微的讀書聲,李恪幼年,耳目聰慧,書中的內容倒也模糊可聞。
不過李恪雖未自表身份,但李恪儀表不凡,麵帶貴氣,身後又帶著侍衛,一看便知是長安城權朱紫家後輩,岑府家仆豈會看不出來。
“咚、咚、咚。”李恪親身上前,敲了敲岑府的大門。
“這位小公子朝晨叩門,所為何事?”岑府家仆開了門,見門外竟站在一個看似十歲高低的少年,因而問道。
李恪見狀,忙起家將岑文字扶起道:“先生何出此言,快快請起。”
李恪本日本是拜師而來,可李恪冇想到剛一見麵,倒是岑文字先給他行了一禮。
李恪道:“拜先生為王府長史,確為父皇之言,然父皇並不決下師徒之事,故而此事自當有李恪本身做主。岑師授李恪課業,便是李恪之師,李恪自當執弟子禮,以師禮相拜。”
李恪說著,神采一正,竟頓首拜了下去。
武德九年八月十三,李世民即位後的第五日,恰是百官休沐之日,也是李恪拜師之日。
家仆不知岑文字為何會如此反應,隻是照實回道:“約摸半炷香的工夫。”
岑文字眼下官職雖微,但其才略李恪卻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李恪縱為親王,亦不敢有涓滴怠慢。
李恪回道:“父皇下旨,命李恪隨先生識文斷字,李恪本日天然是拜師而來。”
李恪貴為親王,而岑文字卻為蜀王府長史,說來李恪還是岑文字的頂頭上官,岑文字竟叫李恪在內裡足足等了半炷香的時候,這如果叫禦史得知,少不得要被彈劾瀆職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