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求親[第1頁/共2頁]
待世人坐定,間隔中午另有些時候,在大宴正式開端之前,另有一個首要的環節,那便是萬邦獻賀。所謂萬邦獻賀便是各國使節在此時,當著天下人的麵向李世民獻上一早備下的賀禮。
李世民笑著問道:“太子已娶了太子妃,吐蕃公主到了我大唐可就隻能為側室了,此事鬆讚乾布可知?”
祿東讚回道:“此事讚普曉得,隻要能將公主嫁於太子,哪怕是為一端茶倒水的奉儀,既能奉養太子,又能代讚普儘孝禦前,如此足矣。”
比如薛延陀獻上的便是名馬,契丹獻上的便是東珠,西突厥獻上的則是玉璧,無一不是國中最負盛名的珍寶,但當吐蕃上場獻禮的時候卻叫全場嘩然了,因為吐蕃的禮實在是太重了,重地叫人吃驚。
李世民接收北周、前隋亡國之經驗,早欲對關隴門閥動手,現在天下既定,漠北、西域臣服,也到了李世民騰脫手來,對於關隴門閥的時候。
李世民調李恪舊部蘇定方為涼州都督,這是籌辦要對關隴門閥警示乃至是脫手了,這個時候,在這個關隘,在如此慎重的場合,李世民帶著李恪生母楊氏來此,給了她皇後纔有的殊遇,李世民此舉就是要給李恪站台,強大陣容。
李世民見狀,抬起手,對宴中世人道:“本日盛宴,恰逢佳節,諸國使節不辭萬裡之遙為朕朝賀,朕心甚悅,眾位快快起家落座。”
“何事?”李世民說著,語氣裡已經帶了一絲寒意,既是不悅,也是警告。
祿東讚回道:“不瞞陛下,這些俱是臣自吐蕃國庫中精選而出的珍寶,無一不是代價令媛,本日外臣將珍寶奉上既是為拜賀陛下,也是有一事相求。”
“哈哈...”
李恪背後攙扶著的是江南世家,和關隴門閥好處不一,並且李恪身為東宮,又是李世民愛子,李世民對李恪充足信賴,李恪又有充足的氣力和聲望,能夠說李恪恰是對於關隴門閥的最好人選。
想到這裡,李世民的內心已經有些不悅了,李世民已經劈麵直言回絕過祿東讚,如果他此番再敢如此,李世民不但不會就範,還會狠狠地叫吐蕃尷尬。
堂堂吐蕃國君,竟然獻重禮外嫁公主,為了的就是送公主於李世民為兒媳。在彆國還在向李世民稱臣的時候,鬆讚乾布已經另辟門路,欲藉著親妹嫁於太子之機向李世民稱子了,這可就走在了統統人的前麵。
祿東讚當著統統人的麵上前,而在祿東讚的身後則跟著三十餘位丁壯男人,這些男人以每兩報酬一組,抬著十餘隻箱子上前。
祿東讚送給李恪的一個箱子內裡的珍寶便值三五萬貫,那這十來隻箱子的總值豈不是奔著七八十萬貫去了?這份禮可實在是重地短長。
祿東讚所為確叫李世民驚奇,但也確是給足了李世民的麵子,李世民的臉上不由暴露了笑意。
各國使節備下的賀禮大多是國中珍寶,數量一定在多,代價一定在重,但務必是以國中獨占,寄意吉利為好。
祿東讚之言一出,李世民有些驚住了,他本來覺得祿東讚是要出麵求娶大唐公主的,可冇想到竟是為了求嫁吐蕃公主於李恪,實在是叫人匪夷所思。
“謝陛下(天可汗)。”世人得令道了聲謝,起家在席間坐了下來。
太子妃嬪,首為太子妃,而後便是良娣、良媛、承徽等,而奉儀便是太子妃嬪中職位最低的,祿東讚所言實在是把大唐和李世民捧得極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