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奉茶[第1頁/共2頁]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哈哈,不錯,虎頭為人固然最是忠孝,但說話卻呆板老成了些。虎頭知大義而不畏死,如有危難,他必是第一個擋在朕麵前,用本身的性命護著朕的人,可這些話,要他劈麵說,他是千萬說不出口的。”
凡天下英主必有彼蒼庇護。漢武帝另有七十壽數,父皇行伍出身,功更在其上,治國之年也不會弱了他,四十四載後,父皇必還能坐於此,看望楚王府一脈的重孫結婚呢。”
一來武媚娘是女子,不涉朝堂;二來武媚娘幼年,又方纔嫁於李恪;三來武媚娘乃老臣之女,功勞以後,這番話從她口中說出,便顯得天然了很多,也不叫李世民生疑。
公然,正如李恪所想的那般,武媚娘對李世民道:“父皇治國不過八載,但海內承平,四夷臣服,有‘天可汗’之譽,可謂德披堯舜,功過漢武,成先王未有之業。
【看書領現金】存眷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李世民是明君不假,但他卻不是完人,乃至他還是個貪婪之人,不過李世民與那些貪色、貪色、貪威的昏君分歧,李世民貪的是名,貪的是功,貪的是壽,武媚孃的話正中李世民下懷,他豈能不喜。
李世民是明君,也聽得進魏征口中的那些順耳忠告,但這不代表李世民便不喜好聽些好聽的話,並且這些好聽話還恰好說進了他的心窩裡。
李世民因寵嬖李恪,不管是在暗裡還是在朝堂之上,常以乳名“虎頭”稱之,李恪以往幼年,又未結婚,李世民喚李恪乳名倒也無妨,可現在李恪既已大婚,便是成了年,李世民如果再喚乳名,在旁人看來便有些不當了。
武媚孃的話聽著是當著李世民的麵打笑李恪,但李恪清楚,這是武媚娘不經意間在幫他說話,討得李世民歡心,故而李恪也不說話,隻是就如許站在那邊,一副拿武媚娘也無可何如的模樣。
一邊站在李恪身邊的武媚娘見狀,也道:“媚娘生於幷州文水,在文水有一句鄉語,叫做:‘兒旬不過六,爹喚五十九’,這話中之意便是說父輩喚兒密切,縱是喚到五十九歲,隻要不過六旬都是無妨的。更何況陛下乃海內之主,行事更是便宜,自可百無忌諱。”
武媚娘看著李世民,回道:“父皇說的是,世人都說父子情重,媚娘是女子,以往不知,本日才明此中深意。”
李世民聽了武媚孃的話,笑道:“恪兒幼年,不過才十六,等他到了六旬,尚需四十四載,那是朕還在否都是兩說了。”
武媚娘聰明可兒,斷不會說些不顧長幼尊卑的胡話來,故而武媚娘固然劈麵否了李世民之言,但李恪卻涓滴也不擔憂,他比誰都清楚,武媚娘最通情麵油滑,絕非口無遮攔之輩。
“哈哈哈...”聽得武媚孃的話,李世民大聲笑了出來,全部偏殿表裡都能聽得細心。
楊妃地點之昭慶殿屬內院,居後宮,李恪和武媚娘自楚王府北向,取近道,自嘉猷門入宮。
李世民看著殿下並肩而立的楚王佳耦,麵露笑意,接過了李恪手中的茶碗,抬手道:“虎頭快快起家,媚娘也快快起家。”
李世民聞言,先是點了點頭,而後又彌補道:“明日是王妃第一次回門,當需昌大些,若隻是些許俗物恐怕有所不敷,朕為你再添上一件,待歸寧時同你們一同送到應國公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