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庶子奪唐 - 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
翻页 夜间

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1頁/共2頁]

自貞觀初年,杜如晦任尚書右仆射以來,連主兩年京察之事,為朝廷選賢任能,從無疏漏,杜如晦長於識人,由此可見一斑。

李恪聽到這個地點,心中還是不免生出了一絲不解。

杜如晦見李恪入內,起家拜道:“臣杜如晦拜見殿下,臣身材小有不適,太醫特地叮嚀染不得風寒,不宜出門,故而未能親迎,還望殿下勿怪。”

若論策畫,恐非杜如晦所長,比不得房玄齡,但若論識人斷事之能,杜如晦卻遠勝房玄齡多矣。

可就在李恪一腳剛邁出房門的時候,又俄然想起了甚麼,愣住腳步對杜如晦道:“眼下杜相雖精力尚好,但麵色已蕉萃非常。本王覺得縱政務再急,杜相也需好生安息。不然我大唐亂世若少了杜相之力,隻怕也會少了幾分神采。”

李恪對杜如晦道:“杜相不必為此憂心,本王離府後自當入宮求見父皇,請父皇暫緩新建洛陽宮之事。”

杜如晦看著李恪,親身為李恪奉茶,臉上雖是掛著笑意,但話中卻彆有他意,起碼在李恪聽來,動靜通達四個字恐怕不是在嘉獎他。

大唐立國之初,名臣無數,但尚書仆射也是百官之首,不成輕予。

李恪聞言,笑道:“既是如此,本王便放心了,不過倒是杜相,身材已然不適還在忙於朝務,本王實在敬佩。”

當李恪帶著一眾保護,騎著快馬趕至杜如晦府上時,剛巧看到了劈麵而來的太醫自門內走出,李恪看著太醫署的人,內心格登一下。

“本王乃楚王李恪,聽聞杜相抱病,特來探視。”李恪走到府門處,對蔡國公府守門的門人道。

而本日李恪卻在杜如晦府上見到了王瓊,這意味著甚麼,李恪天然清楚。

蕭瑀,聲望雖夠,但性子不為李世民所喜,任之有望;虞世南,性子倒是不錯,資格也不缺,但年事卻大了些,已過七旬之年若要拜相實乃天方夜譚;溫彥博,雖與李恪走的很近,但身子骨已不便當,難以久任;至於劉政會、劉弘基、唐儉等從龍老臣更是多有不敷。

一時候,一貫自誇長於識人的杜如晦竟也有些看不透李恪的企圖了。

李恪之言,杜如晦又如何不知,杜如晦官拜尚書仆射,手中管著的便是大唐的荷包子,眼下大唐國力還餘多少,杜如晦比誰都清楚,但李世民執意如此,杜如晦又能如何。

聽聞楚王李恪來此,門人神采一凜,也不敢有涓滴的怠慢,忙對李恪道:“請殿下入正廳稍後,小人這就前去通稟。”

大唐宦海有言:“房謀杜斷”。

李恪看著杜如晦的模樣,心中也是一陣慨歎。

杜如晦低頭看了看本技藝中的圖紙,對李恪道:“不過是陛下擴建洛陽宮的草圖,臣不放心工部那邊,總要本身過目纔是。”

杜如晦乃當朝宰相,堂堂國公,身染有疾請太醫診治倒是自無不成,但是卻也不會等閒轟動太醫署令王瓊。

杜如晦已身材抱恙,尚在心憂國事,大唐能在李世民即位後短短四載答覆元氣,反攻突厥,天然少不得這些殫精竭慮的君子誠臣。

杜如晦問道:“洛陽宮之事陛下心念已久,殿下此時勸諫,就不怕陛下起火嗎?”

李恪聞言,訝然問道:“父皇欲建洛陽宮?”

自杜如晦府上出來的太醫不是旁人,恰是曾為李恪診過傷疾的太醫令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