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1頁/共2頁]
“咻!”
王玄策問道:“殿下就不擔憂魏征催促之下,太子痛改前非嗎?”
楚王府,校場,一陣鋒利的破空之聲在耳畔劃過,一枝羽箭如電光石火,一閃而過,正中百步外箭靶靶心。
李恪道:“你我訂交多年,你我之間何來的這般多的端方,先生但問便是。”
王玄策想都不想,不假思考地回道:“此事斷無能夠。”
李恪和王玄策正在說著,門外的席君買走了出去。
王玄策道:“權萬紀其人,最好沽取直名,多行譖毀為是,告訐為直之事,再加上他此前與太子又有些舊怨,今後這東宮但是熱烈了。”
李承乾與李恪同齡,年不過十六,恰是意氣之年,也是最為背叛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李承乾如果同他好生籌議,讓著他幾分,也許他還能聽得出來話,可如果凡事切諫,動輒加覺得君不道,桀犬哮日之語,李承乾能聽得進纔是怪事。
反觀李恪,李恪麾下,也都是青史留名的一時之選,馬周、岑文字、王玄策、蘇定方、席君買,俱是如此,但這些人也都有一個共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由李恪一手擢拔而起,是李恪真正能夠拜托以身家性命的親信,這些人是李承乾所冇有的。
【彙集免費好書】存眷v.x【書友大本營】保舉你喜好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李恪道:“先生之言深得我心,房玄齡身為宰相,掛職東宮畢竟不當,此番將他摘了去,確是斷了太子一臂。”
並且李恪另有一處企圖,是他從未曾對旁人說過的,那就是為了激惱李承乾。
李承乾分歧於李恪,李世民對李承乾過分體貼,然體貼則亂,李承乾的臣子,在入東宮前俱已是功成名就,身居高位,他們雖在太子府下,但都是李世民的人,誰又會記太子之恩。
李恪自丹兒手中接過汗巾,擦了擦額角的汗珠,對丹兒笑道:“不知怎的,本日本王隻覺神清氣爽,挽弓竟也有如神助。”
李恪道:“這便是了,魏玄成入主東宮詹事府,除了魏玄成那張毫不容情的嘴,太子還能獲得甚麼?魏玄成為人樸直,眼中可揉不得沙子,以太子之行,待魏玄成去了,東宮多少還要熱烈上幾分。”
“殿下,東宮之事如何?”王玄策上前,對李恪問道。
李恪笑道:“太子潛邸之臣,無一不是名聲在外,可縱是如此,又能如何?名聲越大,越難把握,越難為太子所用,最後隻會使得表裡平衡罷了。”
王玄策問道:“殿下雖使陛下免了房相的太子詹事之位,但為何又將魏侍中推於了陛下,魏侍中在朝中名譽雖不及房相,但畢竟身為宰輔,執掌門下,豈不是又為太子平增助力嗎?”
王玄策當即回道:“殿下有兩喜。”
“殿下好射術,十餘箭連脫靶心,竟無一偏差。”李恪一箭射罷,將手中的強弓緩緩擱下,一旁服侍著的丹兒一邊為李恪奉上汗巾,一邊對李恪笑道。
王玄策聽了李恪的話,稍稍皺了皺眉頭,對李恪道:“隻是臣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李恪笑道:“東宮屬臣於誌寧、杜正倫、孔穎達一眾,那個不是開闊君子,如果勸諫之法可行,太子早就歸於正路了,又何至於落得本日這般地步。”
王玄策接著道:“殿下入宮,勸得陛下罷房相太子詹事一職,斷太子一臂,此為二喜,不知臣之言對錯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