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將欲南下[第1頁/共2頁]
弘農楊氏,關西巨閥,能夠媲美關中韋杜的世家王謝,不管朝野高低,都有著極高的聲望。
楊妃聽了高陽的話,隻當是高陽年幼貪玩,黏著兄長,因而道:“恪兒和愔兒年紀都不小了,就算不分開長安,遲早都要外出開府,娶妻生子的,誰還能陪著你一向玩鬨下去。”
【送紅包】瀏覽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存眷weixin公家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太極宮,昭慶殿。
李恪搖了點頭,笑道:“我倒是不懼魏王,隻是留他在長安,尚令有效處。”
李愔道:“高陽年幼,又與阿兄非常要好,阿兄俄然要離京,高陽天然不捨,鬨些小脾氣也是有的,過些光陰便好了。說到底,真正可愛的還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天生異象與阿兄何乾,他們竟也隨便攀扯,害的阿兄出京任官。”
李恪回道:“恰是。”
李恪回道:“此去揚州不是久待,長久一年,長則兩三載,恪兒也就返來了。”
李恪這麼自做天然不是因為跟李泰兄弟情深,而是另有所圖。
李恪要想同李承乾對抗,隻能挑選拉攏以蕭氏為首的江南世家。
李恪雖身不在長安,但卻不想看著李承乾閒著,留著一樣野心勃勃,又極得李世民寵嬖的李泰在京,也算是給李承乾留個絆子。
李恪生母楊氏貴為貴妃,後宮當中僅次於長孫皇後的人物,自也是動靜通達之輩,時候不過半晌,方纔大殿上的動靜楊氏也已經獲得了風聲。
因李恪與蕭皇後有恩,李恪之師亦是江南王謝後輩,故而李恪想要拉攏江南世家倒駁詰事。
在文教未普,科舉尚未大興之前,天下士族仍舊能與皇權半分天下,有著極大的話語權,乃至就連大唐的建立都與世家門閥有著密不成分的乾係。
李恪倒是冇想到楊妃竟會俄然如何說,聽了楊妃的話李恪也是微微一愣。
李愔道:“皇子外放,本也是常例,倒也無甚不當。隻是魏王李泰與阿兄同年,相差也不過數月,為何阿兄出京了,他便不必,難不成隻因他是太子胞弟嗎?”
揚州不比突厥路遙千裡,並且李恪前去揚州是去為官,並且還是揚州首官,縱說是處所諸侯也不為過,他此去當無性命之憂,亦不至刻苦,楊妃倒也不似先前那般憂心。
高陽忙道:“高陽不要阿兄外放,也不要阿兄結婚,阿兄如果不在長安了,便冇人陪著高陽玩了。”
李恪與李承乾比擬,除了名分,最大的差異便是活著家門閥的支撐。
李恪道:“阿孃儘管叮嚀。”
楊妃的話李恪倒是不知該如何回,可也不等李恪開口,倒是一旁的高陽先不樂意了。
“恪兒拜見阿孃。”李恪進殿,對楊氏拜道。
楊妃看著李恪頗顯衝動的模樣,摸了摸李恪的頭頂,垂憐地笑道:“多大的人了,怎的還不甚慎重,做事毛毛躁躁的。”
楊妃道:“你自潼關往洛陽,必過弘農,弘農楊氏是孃的孃家,娘自打嫁於陛下便再未回過弘農,娘已同楊氏族老通過手劄,此番你過路弘農,便代為娘去祖祠上柱香吧。”
李恪少時北上,曾救關中百姓於水火,在百姓當中聲望甚高,但關中和隴右的世家門閥卻不買李恪的帳,恰好與李承乾走的極近。
不過現在的李恪已經年滿十五,待他兩三載後自揚州回京,確切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