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引薦[第1頁/共2頁]
劉樹義輕捋頜下短鬚,故作模樣地思慮了半晌,對武元慶道:“楚王勢大,等閒開罪不得,元慶既已與楚王樹敵,便該早做籌算纔是。”
武元慶聽得劉樹義的話,頓時愣住了,這類說法倒是他此前從未想過的,可待武元慶細心想了想,卻又感覺事不至此。
武元慶道:“二妹是楚王明媒正娶的正妃,將來二妹若育有子嗣,宗子自當秉承楚王殿下的親王爵,縱是次子,也當為郡王,再不濟的也有國公爵位,如何會同我爭應國公爵,二郎未免過憂了。”
他們曾開罪惡李恪,對楊氏更是一貫不甚禮敬,劉樹義的話說出了他們心中最大的擔憂,如果楊氏母憑子貴,當真容不得他們的話,他們兄弟在武家雖不至無立錐之地,但也大不如前了。
公然,稍後劉樹義的話便完整掐滅了武元慶最後一絲希冀。
武元慶道:“那我該當如何,總不能就此坐以待斃吧。”
劉樹義問道:“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元慶莫不知其意?”
在武元慶看來,楊氏並無男丁,隻育有三女,而軍人彠已近六旬,身子骨早已不比丁壯,老來得子的能夠也是微乎其微,在這類環境之下,楊氏爭無可爭,軍人彠的應國公爵天然就隻能交給他,不然總不能傳於女子吧,大唐立國以來也從無此等先例。
劉樹義眉頭一皺,對武元慶道:“為兄再說下去,元慶怕是要見怪了。”
武元慶忙道:“你我乃是至好,二郎有話但說便是,何來的見怪一說。”
武元慶問當即起家,拱手俯身一拜,對劉樹義道:“如此最好,便有勞兄長了。”
如果說之前武家兄弟還隻是心中稍有不安的話,劉樹義的一番話便如一把刀一樣紮在了武家兄弟的心頭。
得了武元慶的話,劉樹義這才接著道:“元慶畢竟是嫡宗子,王妃也需顧及名譽,元慶要避害不難,但趨利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楊氏和武家長女武順看中了老國公爵位,在王妃麵前勾引,元慶覺得王妃會向著誰?為兄隻怕元慶縱是如喪家之犬,乞地告饒,也難保承平啊。”
武元慶倒也看得清眼下情勢,所求也不算期望,他本就是武家嫡宗子,待將來軍人彠故去,由他來襲承爵位本就在道理當中。
但就是這看似公道的設法,落在劉樹義的耳中,劉樹義竟彷彿聽了甚麼笑話普通,笑了出來。
武元慶本就和武媚娘反麵,幾番開罪,而楊妃和武順於武媚娘又是遠親血脈,若問武媚娘會向著誰,實在是多此一舉。劉樹義的短長分解,幾近是把武元慶逼上了絕境。
本書由公家號清算製作。存眷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武元慶道:“我等無過,陛下聖明,總不能平白繞過了我,將阿爹的爵位許給了武順之子吧,畢竟武順子姓賀蘭,又不姓武。”
劉樹義的臉上暴露了滿滿的難色,彷彿是在決定著甚麼,過了半晌後才道:“為兄倒是識得一名朱紫,這位貴報酬尊不在楚王之下,或可護得元慶。”
劉樹義搖了點頭道:“這位朱紫行事向來謹慎,若非熟悉之人,都不肯厚交,他的尊諱請恕為兄暫不便相告。不過元慶如果成心,為兄也可代為通個氣,至於成與不成便全看那位朱紫的意義了。”
劉樹義擺了擺手道:“楚王妃位尊,其子亦當是殿來世子,天然瞧不上應國公爵位,可武順呢?武順已嫁於賀蘭越石為妻,如果將來應國公爵落在了武順之子的手中,又該如何?賀蘭越石本就是應山縣男,如果陛下受了勾引,大筆一揮,待武順之子襲爵時再抬上幾等,亦非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