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庶子奪唐 - 第一章 定帥
翻页 夜间

第一章 定帥[第1頁/共3頁]

薛延陀之強非吐穀渾可比,北伐薛延陀乃大唐近年來最大的外戰,李世民之言才落,殿中眾臣便紛繁應和,更有甚者,已經有諸多武臣躍躍欲試,請纓北戰了。

李世民等的就是李靖這句話,李世民聞言,當即道:“藥師所言甚和朕意,當年朕統兵撻伐天下之時,年也不過弱冠,還不是也還是打下了這大好國土嗎?楚王少年掛帥,有何不成。”

長孫無忌身為天子親信,國朝國舅,他已經開了頭,和長孫家和太子交好的臣子已經曉得了他的意義,也曉得該如何去做了。

此事來的俄然,也來不及再行商討安插,長孫無忌身為兵部尚書,搶先出列道:“北伐乃是國之要事,草率不得,卻不知北伐主帥,陛下可有人選?”

李世民北伐之心已定,無可擺盪,他開口扣問群臣,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朝中眾臣也不會有不開眼的在此事上反對。

河東正盛,而薛延陀漸衰,恰是北伐良機,終究,李恪一封奏疏進京,自貞觀四載後,大唐最大範圍的戰役,北伐之戰拉開了帷幕。

李恪北伐,可不止是大唐和薛延陀的兩國交戰,此事還乾係到大唐的朝堂和儲位,此戰若勝,李恪名譽必將大漲,對李承乾的威脅越大,北伐之戰也是李恪對太子之位建議的一輪打擊。

三年間,李恪整備兵甲,於河東屯田,白道川牧馬,刮練新軍,經三載風調雨順,厲兵秣馬後,李恪和他的河東終究籌辦好了。

不太長孫無忌身為兵部尚書,此事本就在長孫無忌權柄以內,長孫無忌有此一言倒也在道理當中。

對於李承乾和長孫無忌而言,唯今之計,最好的成果天然就是另擇主帥,叫李恪攬不得這滅國大功。

此時,大殿當中眾位武臣體貼的天然是北伐之事本身,但太子李承乾和長孫無忌等人卻一下子溫馨了下來,他們在想的是這北伐之事背後的意義。

褚亮接著勸道:“諾真水一戰,確是楚王之功,然此戰之敵不過漂亮設罷了,非是薛延陀高低,北伐之戰所麵,乃薛延陀高低精銳,不得草率,萬不成冒此等風險呐,還望陛下三思。”

今幸得父皇恩澤,三載既過,河東之地兵甲已備,糧草已足,南盛而北衰,北伐之機已至,兒臣請提兵北上,馬踏磧北,平薛延陀之亂,安寧北疆,勒石燕然,記我大唐之功,歌父皇偉績...”

次殿兩儀殿中,天子李世民正於上首端坐,神采莊嚴,而在殿下,朝中百官則分文武而列,分站於大殿兩側。

長安城,太極宮,旬日例朝。

北伐主帥的人選,實在早在三年前,自打李恪任幷州多數督,北上河東經略北地的時候就已經定了下來,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李世民雖未明言,但李世民若非屬意李恪,又怎會命他北上。長孫無忌在此時這麼問,便就有些奇特了。

謝偃口中的代國公便是西征方纔大勝的李靖,謝偃此番為了壓抑李恪,不吝將李靖又搬了出來。若論名譽和功勞,大唐武臣無人可與李靖相較,李靖如果掛帥,天然也比李恪更加穩妥。

李世民聞言,心中已有不滿,但畢竟謝偃提及了李靖,李世民倒也不便全然不顧,因而李世民對李靖問道:“謝卿所言,藥師覺得如何?”

貞觀十一年,暮春,也是李恪奉皇命來到河東經略的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