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千古才女李清照[第1頁/共2頁]
婢女道:“奴婢記得,官人走的時候,是春季,他還送了夫人一個香囊,說是求得道高僧開過光,能防百病呢。”
很快,便把前任阿誰昏官(破城時棄職而逃)積存了半年的案子全措置完了。
這位蕙質蘭心的夫人所吟誦的詞句,文辭華麗,清揚婉約,再加上她聲音甜美,藉著這首詞把心中憂愁全都表達出來了。
戰事已經結束,無處安身的明教群雄唯恐被梁山中人膩煩,想要分開梁山,另尋去處。武鬆樸拙相留,把明教高人各委重擔,並且不乾與明教外務。方百花感其誠,遂與世人留在梁山,誓助武鬆成績大業。
“不要亂講哦!”
二人把城中大小角落轉了個遍,最厥後到那座新建的神醫署,那邊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兩邊排起了長長的步隊。
夫人苦笑一聲,道:“防百病?但是這相思之疾,又如何防得?”
武鬆亦是表情極佳:“我們彆打攪孫大人了,且去彆的處所看看吧。”
跟著陳希真猿臂寨權勢的完整滅亡,全部東方的江湖權勢,再無人敢與梁山為敵。
為了減緩列隊的寥寂,婢女乾脆和夫人聊起了天:“可惜這般心繫百姓的豪傑,卻不能為朝廷所用!如果朝廷裡多些像武義士如許的人,您和官人也就不必相隔兩地,日夜懸心了!”
二人到了濟州,先去府衙轉了一下,隻見聞煥章坐在正中太守寶座上,正在措置州政。武鬆不肯打攪他,又和方百花去公堂走了一遭,見裴宣正在擬寫法律,孫定正在給百姓斷案。
那夫人聽了這話,輕歎一聲,悠悠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有甚麼亂講穩定講的,他趙官家的江山便不是篡位得來的?他哪有武大王對百姓好?”
梁山一應內政,俱由聞煥章、朱武、公孫勝賣力,法律之事,由孫定和裴宣賣力,武職由眾將賣力。其他職事,各有相乾頭領賣力。武鬆身為寨主,隻統轄大事,小事從不事必躬親。
武鬆一驚之餘,心道:“我竟然在這見到了這位千古才女!壞了,一焦急,誤打誤撞竟然直呼了人家的名字,太失禮了!在當代,陌生人之間可不能直接稱名,特彆是對女性,就更是如此。”
“就是啊,我們在武大王治下,不交那些爛七八糟的冗賦,這日子當然好過啊!”
武鬆樂得安閒,派出水軍統領三支船隊,持續前去耽羅、流求、暹羅互市,大師買進糧食。顛末與高俅的連番鏖戰,梁山的存糧幾乎就告罄了,得抓緊彌補。
武鬆號令梁山大將盧俊義、史文恭、林沖、關勝等人駐守濟州城,梁山和濟州的守將數量和兵力根基上持平,梁山軍分離兩地就糧,互為犄角之勢。梁山固然隻要濟州一城,但是此城的首要性倒是非比平常,它直接把梁山的權勢範圍從水路擴大到了陸地。梁山軍停船泊岸後,一馬平地。
“我的天!這不是大才女李清照的詩嗎?”武鬆幾近是脫口而出。
“要我說呀,武大王可比那趙官家強多了!”
……
城頭有花榮的弓箭兵巡防,城下有史文恭的馬隊保衛,穆弘、李逵等人的步兵也都軍容劃一。這座東方古城,自從換了仆人後,比起大宋統領期間,多了非常活力。特彆是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候裡,更是蘊育了無數新但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