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寺廟[第1頁/共2頁]
進過香,清算了衣襬,舅甥二人退出大殿。到殿門口回身的時候,元姐與一人擦肩而過。如許衣角之間的觸碰,元姐當然不放在心上,還是跟了寺裡的師父明白這近千年的古刹風采。
大雄寶殿殿麵寬廣,重簷疊拱,英姿出色。元姐跪在泥塑金飾的毗盧遮那佛前,想起本身早亡的父母,不由眼眶潮濕,隻她不是多愁善感的人,當下虔誠的參拜了大佛,保佑爹孃來生順利,再不骨肉分離,又禱告外祖一家安然康泰,事事順心。韓先生也是參拜了的,舅甥二人所求相差無幾,隻韓先生還求了一句“夙起光亮正大的站在人前”。
“確切是謝元姐。”徐紀文幾次地想。
話說徐紀文是隨了李光凡來的承恩寺。李光凡與徐紀文春秋相仿,已年滿十六歲,李家乃是書香家世,並不要求子孫早早的開枝散葉,多是讓他們專於讀書。不過如許的春秋,即便是不結婚也該相看起來了。本日,李光凡的娘,也就是李家二夫人專門帶了李光凡來相看小娘子。
韓先生帶著甥女來承恩寺進香,天然不會穿的多華貴,可他們也算是縣裡有些臉麵的人家了,穿的素淨是一回事,服飾的講究又是另一回事。如許的細節當然被徐紀文捕獲到了,以是他才心生疑慮。
但是跟她擦肩的那小我卻心中翻滾起來。
“如此甚好,施主與佛有緣,不如在寺中小住,參悟更深。”聽到韓先生如此說,師父知他們不欲當即下山,當下邀他們住下。
大承恩寺的各處景色雖還冇明白一遍,可前有韓先生舅甥二人改頭換麵來進香,後有李光平莫名其妙俄然呈現,徐紀文感覺,他還是下山清淨些。當下也不再躊躇,叮囑了小廝,趁著日頭還早,抬腳下山去了。
元姐聽了這番對話,傻愣愣地直眨眼。孃舅和師父不過就是說,累了想安息,安息不如住下,那就住下,怎生繞道參悟佛法上去的?元姐不得不平氣二人說話的道行深,深覺本身還差的遠呢。
佛祖立在高高的五朵山上,笑看人間眾生萬象。
“煩請師父帶路。”韓先生當即應了。
更糟糕的是,二人都曾在京中住過,李光平也識得徐紀文。現在李家也隻幾位當家人曉得徐紀文的事,其彆人並未曾透漏。李光平心機不正,為人凶險,徐紀文感覺他恰是必必要防著的人。
可他轉念一想,本身都身份不明,說不定韓家也彆有乾坤。他還記得年前與韓先生的一敘,韓先生雖作隨便狀,可問他天下之事,卻到處問到點上。徐紀文想到這,頭皮一緊,從速回想本身有冇有暴露馬腳,但是轉眼又想到,如果韓先生針對了他,怕是早就冇了命,因而放下心來。
元姐倒是把各處轉了一遍了,隻是還不去見了二舅母,讓她有些焦急。師父在前講著,她在前麵偷偷扯了韓先生的衣袖。韓先生轉頭看她,見她麵露急色,心下瞭然,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眼神。
“師父且留步,剛纔麵見佛祖,感悟頗深,不如坐下深思一二?”韓先生頓了腳步,含笑問道。
李六爺乃是李光凡三叔家的庶弟,李光平。二人原是同年出世,隻李光平月份小些。李光凡是嫡子,父親在朝為官,而三房卻隻憑藉大房二房為生,李光平又是庶子,到處都矮了一頭。如此的出身和境遇,讓李光平心生痛恨,明裡暗裡冇少坑害本身這位五哥。